090 这是个圈套,速逃-《大清话事人》
            
            
            
                
    第(2/3)页
    李郁忍不住赞叹了一句。
    其实就是军服嘛,自然是有效的。
    不止是区分,指挥方便。
    好的军服,还可以提升士气,增加战斗力。
    这可是他的本行。
    于是,手痒的李郁开始设计起了服装。
    等火枪手全部送去了西山岛,就可以穿了。
    李郁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身穿统一军服,扛着制式火枪,列队射击的壮观场面。
    想到陶醉处,
    他猛地睁开眼睛,在纸上笔走龙蛇。
    ……
    这套军服,红,黑,白三色,分别占据5成,4成,1成的面积。
    上衣主色是红,领口袖口是黑边。
    裤子是黑色。
    短筒皮靴。
    大檐帽的设计,怕是加工工艺会有难度,成本也会很贵。
    若是改成斗笠,除了略尬,其他还行。
    皮革腰带武装带也很重要,关系到携行装具。
    火枪兵随身携带的零碎可不少。
    火药,铅弹,油脂,火绳,火镰,小刀,简易修理工具。
    这还是理论上轻步兵最少的零碎。
    可能还会有融铅水的坩埚钳,干粮,盐,刀剑(或刺刀),袜子。
    李郁面临很多的选择难题。
    比如刺刀,目前怕是配不了。
    考虑到冶金技术,加工工艺,可以做那种套在枪管上的三棱刺。
    和枪管的空隙处,用木片塞紧。
    然而没人手!
    设计完了,找来一些做过裁缝,印染,皮匠的人咨询。
    他们看后,都说成本略高,工时很费。
    于是,又删除了上衣口袋,裤子也只保留了右侧口袋。
    黄铜纽扣是最后的倔强!
    若换铁扣子,生锈了丢不起人。
    李郁力排众议,让手下人先去做一套样品试试。
    ……
    杨云娇很好奇的看着这套设计图,
    总体来说,有些瘦。
    裤管从膝盖往上,略显宽松。
    她本想说,打仗不是穿铁甲吗?
    想了想又咽下去了,因为老爷这人比较执着。
    他想干的事,没人敢阻拦。
    三天后,样品出炉了。
    然而,李郁有些不满意。
    因为不够挺括,有些松垮。
    尤其是对襟处。
    “面料用的什么?”
    “松江棉布。”裁缝惴惴不安,在她眼里,已经是顶级布料了。
    回忆了一下,李郁就释然了。
    这个时代石油工业还没有出现,不存在化纤材料。
    要想挺括,只有羊毛。
    可羊毛昂贵,而且量少。
    如果士兵全部配备羊毛面料的军服,财力吃不消。
    那就仅作为军官制服吧。
    士兵军服,还可以稍作调整。
    比如,染色。
    在一块布料上染出多种颜色,费工费力。
    “上衣的黑色镶边,还有白色滚边,以后就直接用布条缝上去。”
    “好的。”
    军靴没啥好说的,战场上不容易伤脚。
    除了贵,其他没啥缺点。
    裤子做的很满意,很像一战期间军裤的款式。
    右侧口袋能放点小东西。
    比如,缴获。
    ……
    最滑稽的是斗笠帽子。
    竹篾编的,夏季凉爽,防雨防晒,在江南地区还是挺实用的。
    “更衣。”
    李郁亲自穿上全套军服,走出屋子。
    “怎么样?”
    “老爷穿上显得英俊帅气,就是~”
    “就是什么?”
    “就是这斗笠一戴,感觉不伦不类。”
    众人也点头,表示有同感。
    李郁的脑海中疯狂的构思:
    大檐帽?棒球帽?贝雷帽?八嘎帽?普鲁士尖顶盔?牛仔宽檐帽?
    最终,他决定各做一顶样品。
    看看以现在的工艺,能做成什么鬼样子。
    也许,是自己小看了古人的智慧。
    作为一个美术生,素描是基本功。
    短短半个时辰,就拿出了一叠草图,交给裁缝。
    还顺便叮嘱,把这个竹篾斗笠改装一下。
    里面蒙上一层黑布,外面刷上一层红漆。
    直径再改小一些,方便行军。
    还有上衣,在肩部加上垫肩,更显英武。
    ……
    军服是最费心的,最重要的。
    其余部门的制服,就敷衍多了。
    抛弃了宽袖大袍的丑陋设计,更接近现代工装的感觉,融合了一下家丁特色。
    比如后勤部,就是灰色制服。
    数日后,
    传来了好消息。
    通过潘府内线下人的配合,刘千成功潜入。
    趁着蓝盈盈不在的空挡,潜入屋内搜查了一遍。
    没有发现能够证明身份的物件。
    但是发现了不少财物。
    有珠宝,有潘武给的各种珍贵首饰。
    刘千没敢拿,怕打草惊蛇。
    悄悄的汇报给了李郁,听他决断。
    ……
    “你觉得她像是白莲教苏州分舵的会主吗?”李郁忍不住问道。
    “我觉得不像。”
    “理由呢?”
    “没有理由,就是直觉。”刘千说的认真。
    上个月,潘武和蓝盈盈已低调成婚。
    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并未大宴宾客。
    坊间传出的消息是,并非正妻,只是妾。
    所以不必大操大办。
    也有人说,是潘老爷子不满,所以不许办。
    而李郁,却不这么觉得。
    他推断是蓝盈盈害怕暴露,不敢大办。
    潘家不是普通人家,天南海北的朋友,生意伙伴无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