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 所图甚大,不得不防~-《大清话事人》
            
            
            
                
    第(2/3)页
    李郁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
    兰芳的愚忠行为,有可能会戳到自己的肺管子~
    吴国崛起,是在陆地之上。
    海上力量用孱弱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分。
    目前吴军水师甚至没有实力去驱逐粤闽海盗、以及福建水师残部,何谈发兵南洋捍卫航线?
    如果,
    乾隆足够冷静,
    给这位嘉应州落榜老童生赐同进士出身,封海外国王,追封父母,温言勉励,甚至给予更多的礼遇。
    罗芳伯完全有可能感激上头。
    一冲动,
    打破以往兰芳的中庸形象,誓师勤王。
    兰芳的武装也许不敢搞各国的东印度公司,但是如果对下南洋的潮汕船队、江南船队下手~
    ……
    千万不要高估一个半辈子科举不得志、背井离乡的书生的对皇权的敬畏敬仰。
    这种事,
    旁观者角度嗤之以鼻。
    只有落在自己的头上,才知道这是多大的冲击。
    就好比,
    年轻时的白月光突然出现,容颜不老、笑语盈盈,主动牵起你的双手,一句“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虽然目前只是看到了一点点苗头,但不可不防。
    李郁拉响铃铛,
    屋外,
    一名侍卫连忙走进去。
    “陛下~”
    “明日上午,召开在苏所有署长、上尉以上会议。”
    “是。”
    ……
    李郁隐瞒了情报来源,
    只是简单提及,
    因南洋火山爆发,影响粮食收成。
    然后,
    抛出了自己的想法:
    “加快攻取湖广的布局!”
    文武大臣们激烈讨论,查漏补缺。
    经济大臣范京略一思索,就说道:
    “陛下,进攻湖广不止是占地,更是为了圈粮。除了军队,还涉及多个部门的协同,臣认为须任命一位足够威信的大臣坐镇全局、协调各方。”
    几十双眼睛齐刷刷望向陆军大臣林淮生。
    很显然,
    除非陛下亲自督战,否则最佳人选就是老林了。
    ……
    李郁点头:
    “淮生,寡人点你的将。”
    林淮生起身,吐出2个字:
    “遵旨。”
    然后默默坐下。
    一贯的沉默寡言,所有人也见怪不怪了。
    会议,
    进行了2个时辰,
    从战略目标到调兵规模、到各部门署长发言~
    总之,
    该想到的基本想到了。
    ……
    参谋本部大臣谭沐光带来了一张“湖广战役示意图”。
    上面,
    用醒目的红箭头标注了出兵方向。
    其中,
    第2军团从驻地九江出发,越过省境进入湖北,目标——武昌。
    第4军团驻扬州兵力全员登船,目标——襄阳。
    第5军团从广州抽调一支偏师,目标——湖南郴州府。
    轻骑兵军团从驻地南昌出发,越过萍乡,进入湖南,目标——长沙。
    另外,
    调动整编后的第1派遣军团,至襄阳助战。
    调动赣州集训的5000客团新兵,至长沙助战。
    ……
    “陛下,诸位同僚,谭某简单讲述一下。”
    “此战和以往任何一次战役都不同,我军采取的战略是大迂回,多线用兵。”
    “第一步,控制湖广枢纽城池、重要关隘,形成初步包围圈,截断和周边省份的主要运输线。”
    “第二步,重点进攻,水陆并进,攻取武昌、长沙两座省城。”
    “第三步,传檄而定,收缩包围圈,剿杀残余。”
    “湖广熟,天下足。故而,我军作战的一个极其重要目标,是粮!”
    “湖广春粮从襄阳北运南阳的路线,目前已被水师封堵。”
    “几个月后,秋粮又要上市了。”
    “为了防止清廷将粮食疏散到其余省份,在攻取襄阳、荆州之后,我军需派遣小股精锐轻兵突进,封锁湖广通向四川、贵州2省的运输要道。争取把大宗的粮食都截留在湖广地面。”
    ……
    见谭沐光讲述完毕,李郁站起身,
    环视一圈,
    问道:
    “都明白了吗?”
    “明白!”
    “好,今日是七月初一,命令应于5日内送达,各部做开拔准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林淮生为帅,参谋本部牵头、军工署、运输署、粮食署,以及途经地方县衙通力配合,为大军筹备粮草物资。”
    “20日内,第一批后勤物资到位。七月二十一日,各部依次开拔,按令行事。”
    “拿下湖广,让清军胆寒,让天下敬畏。”
    “散会!”
    众人起身,高呼万岁。
    更多的人紧跟着加入了万岁的呼声。
    ……
    走出皇宫时,
    许多人兴奋不已,为这次战役的庞大气魄而兴奋。一口气吃下湖广,人、粮、地都包圆了。
    皇宫内,
    李郁和林淮生坐而论道,品茶。
    “痢疾好了吗?”
    “谢陛下关心,好了。”林淮生想了想,还是如实说道,“卫生署的成药不错。”
    “嗯,吴敖做事认真。”
    “陛下~”
    “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