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8 核威胁理论和哗变~-《大清话事人》
            
            
            
                
    第(2/3)页
    吴军很冷静,很沉默,一直等到骑兵进入 30丈内才迎来了开火命令。
    瞬间,
    两军之间出现了一道白色雾墙。
    冲阵的 300马队瞬间好似撞墙,仅有二三十骑突入军阵。一阵乱战之后,也被明晃晃的刺刀戳下马。
    步兵快速补充阵型缺口,装填枪弹。
    双方对射两轮,大炮终于装填完毕,只一轮,清军步兵全线崩溃。
    至此,马兰镇大部被歼,小部分溃逃躲入山林,极少部分人做了俘虏。
    ……
    军官们忙着勘查地形,指挥士兵们构筑防线。
    首先,伐木~
    作为皇陵,东陵有的是巨木、石材。
    1个时辰后,哨兵望见远方烟尘冲天。
    笑道:
    “辽东军团,终于来了。”
    黑压压、乌泱泱、数目不详的辽东军团终于赶到东陵,队伍首尾相连,连绵十几里。
    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是发财的喜悦。
    施令洋骑马,先入东陵,
    高呼:
    “督战,不然这帮乌合之众要发疯了。”
    果然,
    一群手持兵刃穷凶极恶的家伙迫不及待,进东陵后就奔地宫而去,被吴军拦住。
    ……
    “大人,不是说到了就发财吗?”
    一名军官手按剑柄,走到前面。
    环视众人,冷冷说道:
    “你以为盛京周边已经姓吴了吗?八旗兵马上就到,现在带着你的人去构筑工事,准备打仗。”
    “打完仗再说。”
    “滚。”
    这群人颇为不忿的离开了。
    很快,沉寂了百年的东陵热闹好似酒肆,上万好汉喊着口号伐木、扒石条。
    ……
    厨房就设就在庄严肃穆的景陵阳殿门口,这边宰杀累死的牲口,那边就地取水煮饭。
    伙夫忙的热火朝天:
    “包子,热腾腾的驴肉包子。”
    “来,来来,都有份。”
    门口两棵树,据说是景陵的主人,康熙亲手栽种。
    砍了~
    当燃料烧。
    进入皇陵,
    纵然是文盲民夫也不由得感慨一句:“风水真好,有树有山又有水。”
    施令洋人疲惫的脱相,眼窝深陷,依旧骑马巡视勘查地形。
    要想在吴朝安身立命,保住靖海侯这块烫金招牌,他就得拿出服众的军功。
    ……
    东陵内有: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以及基本竣工等待主人入住的乾隆裕陵。
    这三座陵墓一字排开,背靠昌瑞山。
    陵墓左右侧有护砂(陵墓左右的山丘),亦是可布防的制高点。
    陵前广场空旷,遍地可取上好的青砖石材~
    “侯爷,巨木圆滚,怎么当障碍?”
    “一帮猪脑子,你们先在地面挖出半月凹槽,再将巨木安置在内。”
    施令洋一边塞包子,一边巡视。
    他的旧部和督战队负责监工。
    而 2000吴军静静的在孝陵阳殿内休息,吃完了分批呼呼大睡。
    殿内温暖如春。
    却不知地宫内的顺治爷作何感想?
    大约是唉声叹气、默诵佛号吧,毕竟出家人以慈悲为怀。
    ……
    太阳下山时,除哨兵之外,数万人呼呼大睡。
    吴军自行组织了哨兵巡逻队,不敢假手他人,安全是大事。
    5里外,
    有八旗侦骑在黑幕中逡巡。
    次日,黎明。
    盛京将军弘响终于带兵赶回来了,人困马乏,呼天抢地。
    “天杀的南人,他们怎么敢占了皇陵!!”
    “快弄清楚他们到底在东陵做了什么?”
    结果,有几名俘虏自己回来了,还带来了吴军主帅施令洋的亲笔书信。
    内容大致如下:
    “~盛京旗人拒不投降,导致我部士兵群情激奋,务必于 3日之内提供粮食 1000石,否则本侯会下令掘开孝陵和景陵。”
    弘响撕了书信,暴跳如雷。
    好似泼妇骂街,一声比一声高。
    ……
    不过,他还是很老实的派人先送来了 200石粮食。
    押运兵丁不带武器,不着甲胄,打着白旗,领头的是弘响的侄子。
    很客气的表示:
    “我们希望查看一下,确保地宫未曾被贵军掘开。”
    众目睽睽之下,几十名徒手清军进入东陵,望着满地被砍倒的树木痛惜不已,好在地宫和阳殿都完好。
    施令洋很亲切的搂着来人的肩膀。
    低声道:
    “本侯也不想如此,你回去转告盛京将军,事到如今,他应该好好琢磨一下后路。我们的大军马上就要叩关,区区山海关挡不住的。”
    “以和为贵,识时务者为俊杰嘛。吴皇十分讲究信用,身家性命没问题,混个虚职也不是不可以。
    “打什么?何必呢?生灵涂炭,还弄得皇陵血糊糊的。”
    来人默然不语,只是一再恳求千万不要掘墓。其他的从长计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