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宋若昭度其志愿,向裴文序行了礼节,尤为真挚:“府尹的茶甚好,原想拜访叨扰,眼下我得随三妹去验尸,看来机缘不够凑巧。” 霎时,裴文序顿起了同道中人的感触,当即抬手示意:“将尸体抬入京兆府,此桩案件直接归入京兆府审查。” 陈儒生受宠若惊:“多谢府尹体恤下官。” 裴文序:“不,你应该向我的茶致谢。” 陈儒生:“……” 念及此茶,陈儒生想起自己的幼女嫁予裴宅,真是吃了苦头。 京兆府内,同上次一样,又是那人,那茶,那片胡荽和折耳根,只是池中菡萏不再有。 宋若昭杏眼刁钻,看见那片红绿交错的丛里有一位挥锄泪洒的老翁。 裴文序解释说:“家父痛失爱鱼,只为转移思绪找点活干,我父亲一向爱哭,不过等咱们的茶煎好他也就不哭了。” 那位府尹化身茶博士,讲得细致入微,学生有很努力在学,只是地里的老翁化悲愤为力量,哭得越发洪亮,扰得茶艺左耳进,右耳出。 真如他儿子所说,茶好了,他也就不哭了,连忙过来讨一盏祖传的茶吃。 “胡荽不太新鲜。”他点评说。 嘴里沙沙地嚼着,吃了一口泥后,朝茶盅里望去,“你个孽子气煞我也,连折耳根都没有洗干净!” 孽子:“当然了,你那盏是我用来盛废料的。” “……” 远处的身影令他眸光一刺,连忙吩咐:“你娘来了,她不喜淡,记得多下点胡荽。” 眼前一家,盛产奇葩!宋若昭如此想着,裴家主母已然走近,满面笑容地过来:“让让——” 若昭连忙起身,礼貌相让。 却被那位夫人压住肩膀,示意她不用客气,安心坐下。 宋若昭:? 怎么大家都无动于衷,无人让座?自己让座她又推脱不用。 裴主母目光温和,似乎在欣赏一件陈年碧玉:“日子忒快,若昭长得比我想象中还要标致!” 宋若昭拘礼致意,又听她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