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们明天就去买纸笔,开始复习。”曹慧慧和孙云云也连忙说,毕竟那么多题目,不会的题目,还要请教徐青青,不能得罪徐青青。 徐青青把报纸拿到了村委。 李支书眉开眼笑,“秀芳,你复习怎么样啊?如果能考上中专,上个医专,就能成为真正的大夫了。” 李秀芳挠头,“我也不知道,平时我要在诊所,剩下的时间都看书。不会的,问青青姐,具体怎么样,我不确定。” 周会计劝说,“停止十年没高考,谁知道会出什么样的题目呢?” 徐青青不以为然,“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知识都在书本上,学会了书本上的内容。考试的题目,都是根据书本上延伸出来的。” “再练一些题目,我觉得应该可以考得不错。秀芳成绩本来就不错,而且还很用功。” 李支书可高兴了,这个老闺女要是能通过考试考上医专,那就是城里的大夫了。 想当初他为了让儿媳李大勇进城,花了多少功夫。 考上大学就不一样了,国家培养,还包分配。 想到这,李支书笑了,“对,继续复习。报名需要拍照片,还有各种材料,谁要参加高考的,都过来报名,明天我带你们去拍照片,统一弄资料。” “城里的孩子都上过学,说不定能考上。总之,这也是个机会,都别错过。” 李支书不像其他地方的村干部,为难知青,反而给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结果知青住所里,所有人都报名了。 村里初中和高中毕业的人,也都报名了。 主打一个,符合条件的都上报。 到了城里,拍照片,买本子,买笔,再想买书本,或者课本,根本就买不到。 废品收购站的书籍,也都被人挑走了。 知青们能买到的课本,少之又少,更别说书店里被抢购一空的数理化丛书。 徐青青有一套课本和数理化丛书。 陈玉芬之前得到徐青青的提醒,让家里把她的高中书籍寄过来,而且也买了数理化丛书的练习册 王青山觉得生活苦闷,在得知家里已经放弃他之后,挣的钱,也不寄给家里了,留下来一部分买了课本和题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