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百乐餐-《徐徐诱之》


    第(1/3)页

    第38章  百乐餐

    岁月就像奉天人的家乡河巨流河一样,平静地向前流去,很快到了年末,奉天已又是天寒地冻的时节。

    但这只是奉九的岁月,对身处权力中心的宁铮而言,是不得平静的,他已被老帅任命为宁军京榆地区卫戍总司令,并经由吴子玉报请中央政府,授予上将军衔。

    正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而宁铮现在不过区区二十二岁挂零,就开始以上将军团长的身份,统帅宁军主力,准备与即将到来的北伐军作战。

    宁军与又一次反水投靠而来的“东南王”孙馨远、“三不知将军”张效坤组建了新的“安国军”,老帅自任总司令一职,宁系实力在此刻达到了顶峰。

    民国时的战争,非常奇特,大动荡大混乱绝不是说说而已,不过两边军队打打停停,停停打打,战事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紧凑激烈,因为两边总得提防己方再有倒戈将领的出现,这也算是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特色。

    所以一旦寻到喘息的机会,即使再匆忙,现已常在京津地区活动的宁铮也会挂专列回奉天陪奉九。

    宁铮这次回来后告诉她,明天,也就是星期天,要带她去看望基督教青年会当年教他英文的老师,奉九也很是好奇,她的英文教师是小西关教堂的神父林沫,而宁铮这位老师,据说是曾在美国很有影响力的一位牧师。

    奉九问宁铮,能不能带着葛萝莉一起去?

    萝莉在参加完奉九的婚礼后曾回了一次美国,这两个多月以来,她一直代父在芝加哥照顾重病的祖父,在艰难地度过最后一段时日后,老人家不幸离世,她又留下来全权处理了祖父的后事,因为除了她父亲外,祖父并没有其他子嗣。

    这个十七岁的小姑娘非常能干又坚强。

    待回来后,奉九和葛萝莉自然而然地恢复了往来,时不时地约会,关系非常亲近。

    一听这个要求,宁铮自然同意。

    当天上午十一点,夫妻俩先到美国领事馆接了葛萝莉,然后才一起去了普莱德夫妇位于仪公祠的住处。

    四十多岁人到中年的普莱德夫妇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在路上宁铮已告诉她们,普莱德牧师和另外一位英国医生曾仗义相助,护送他到山海关和陆系军阀谈判,一行人在一艘停靠在胶州湾的美国军舰上才最后敲定了停战细则,期间的艰苦自不待言。

    普先生对宁铮关爱有加,人品方正,一向缺少父爱的宁铮对此一直铭记于心,所以一旦能自己作主,就把一座位于朝阳街的废弃喇嘛庙拨给青年会做会址,还拨了一笔维修基金,后来这个会址成为东三省基督教青年会的重要据点,也赢得了美国基督教会方面的感激。

    他们的家除了一个大客厅,其他的地方面积都不是很大,但布置得温情朴素,是纯粹的美式田园风格,小碎的桌布、条纹布艺沙发、星星壁纸,都让奉九很是喜欢。

    更喜欢的是普太太的入乡随俗,居然也像中国人那样剪了几球水仙,润在浅浅的钵里清水养着,专等着在春节时分开出玉台金盏样素雅馨香的小儿。

    普太太是一位红头发的热情女子,出生于伊利诺伊的爱德华兹维尔小镇,也算是葛萝莉的老乡,他乡遇老乡,自然让两人分外惊喜,一聊起来就刹不住闸了。

    聚会总共来了十多个人,都是普莱德先生和太太在奉天的知心好友,大多是一对夫妇携手前来,没有带孩子的。

    陆陆续续到来的客人当中,很多人在宁铮年少时就见过他,对于能再次见到已赫赫有名的宁少帅无不感到兴奋,尤其是还能看到神秘的少帅夫人,更感到没白来。

    宁铮一直细心保护着奉九的隐私,结婚以来到现在作为宁军少帅夫人,也出席了一些活动,但照片从没上过报纸。其实细细想来,奉九在中学时期就很活跃,也留下了不少参加各种公开活动的照片,但到目前为止,硬是没有一张流出来,可以想见宁军情报处为此做过多少人的保密工作,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幸好大家盯着奉九看了一会儿,过了惊艳期后也就习以为常了,来客有的在玩儿国际象棋,有的在畅谈中国内战和国际局势,太太们则在一起闲话哪家的西餐厅更正宗,哪种布料做什么款式的新衣更合适,孩子如何教育之类的话题。

    萝莉趁着女主人招呼别的女客的机会,又和奉九凑到一起,闺蜜到了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她们用汉语交流着,都很赞赏普太太不俗的装饰品位;萝莉的汉语没有太大的进步,但好在一直很努力地在练习,毕竟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

    忽然门一响,又进来一个年轻男人,个子高高,肩膀很宽,五官都很“瘦”,长相出色,一身呢格子西装,裤腿故意裁得很细,更显得腿长。

    她们俩同时抬头看到这个年轻男子,不约而同对视了一眼,心有灵犀地想到了同一件事——她们都很喜欢的《弗吉尼亚人》里的男主角杰夫,应该就是长成这样,因为他也是“一头黑色的头发,长相像一幅画一样漂亮”。

    奉九眼睁睁地看着葛萝莉雪白的鸡心小脸红了起来,心里偷偷一乐,小妮子春心动矣。

    宁铮也看到了这个年轻男人,耐心地等他过去与满面笑容的主人夫妇打完招呼,这才迎了上去,跟这个年轻男人说了几句话,接着就把他带到奉九和萝莉面前。

    萝莉有点紧张地站直了身子,绿羽鸟尾羽一样浓烈丰富的眼睛透出些许羞怯,奉九暗暗地从身后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给她打气——萝莉生性有点害羞,跟相熟的人话很多,但不熟的就会有点坐立不安。

    没想到这个年轻男人也是个爱害羞的,一看到葛萝莉就开始脸红,珠灰色耀目的眼睛和葛萝莉的绿眼睛一接触就弹开了,没一会儿又偷偷转过来瞄了一眼。

    葛萝莉忍不住笑了,现在她反倒不紧张了。

    宁铮见到老友这德性也有点无奈地挠挠头,依照礼节给他们做了介绍。

    这个男子叫印雅格,美国加州人,出身于一个富裕的庄园主家庭,从小就喜欢铁路,十一二岁时跟随做铁路工程师的叔父库克来到中国:库克是专门的铁路人才,在美国时就有主导铁路建造的丰富经验,尤其善于设计纵横交错的铁路网,所以一位到美国考察铁路网建造的广东政府官员盛情邀请他到广东工作。

    库克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遇,于是就来到了中国,先后应聘于广东省铁路局和东北三省铁路局,监督建造铁路,两相比较下,还是东北机会多,而且他与东北人的性格更相合,所以后来干脆久住奉天。

    年少的印雅格虽然看似羞怯,实际上却是极具那些拓荒者先辈的开拓精神,跟着叔父在中国呆得如鱼得水,乐不思蜀,直到十六岁,才被在美国久候爱子不归的急眼的父亲一封封电报催回国,并考取了纽约大学的土木建筑专业。

    一伺毕业,他亟不可待地又回到了奉天,因为他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

    他们两人相遇时,宁铮的母亲刚刚去世,不得不从新民来到奉天父亲身边,正是希望借由结交朋友驱散心头孤寂的年纪,两人的性格一静一动,一个沉稳一个活跃,但骨子里都是极富冒险精神,所以相处得极其融洽。

    而宁铮在美国先后选择就读的两所大学,也都是受印雅格的影响。

    他一口标准的纽约腔更是受了在纽约读了四年大学的印雅格的潜移默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