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 就着战车排排长赵和登场。 细数这一路下来已经出场的角色。 有身经百战的抗战老兵,也有入队寥寥数日的新兵蛋子。 有没有汽车开的汽车兵,也有打不响炮弹的炮手。 有乡镇医生当了战地医生,也有十五岁的前线小护士。 还有风华正茂的知识分子翻译,也有巾帼飒意的正治部干事。 现在,连曾经的敌人也登场了: 原运输大队的战士。 其实拥有这般背景的战士早早就登台了。 比如50军。 50军的前身,是某民党某系第60军。 50军到达北方之时,是5个军中唯一没有编入志愿军建制序列的部队。 原因,便是其有着‘旧部队背景的影响’的背景。 但其实不少曾经运输大队的战士,都加入了这场国门之战。 今儿。 咱们就透过这赵和,这被人遗忘的特殊背景,来一窥半岛战事。 画面匆促,来到四连营地。 按照入伍时间来看,赵和其实是老兵了。 十六岁当兵,二十三岁成为战车排排长,时间算来有八年了。 但是加入志愿军的队伍,赵和还只能算是新兵。 营帐中,赵和面容沉静地叠着棉被,心绪十分复杂。 他没想到自己现在又要战斗了。 还是和米国军队战斗。 要说米军,那曾经可是赵和的‘友军’。 受过高等教育的赵和深深知晓米军的强大。 一想到自己是要与强大的米军为敌为战,赵和打心底厌恶。 厌战情绪下,他整个人显得十分没有精神气。 就在这时,指导员杨双祝迈步走了进来。 他朝着赵和走去,看着赵和叠的乱糟糟的被褥,目光深深地问道: “哪年当的兵?” 赵和目光低垂,平静回到: “民国三十一年。” 说完,赵和便随意坐在床边。 指导员杨双祝来到一旁,看着赵和问道: “一九四二年?” 赵和漫不经心,点点头回道:“是..” 指导员杨双祝几分唏嘘,话语深深地说道: “我也是..” 可他的话语一顿,继续补充说道: “八路军。” 这般话语,也就代表着双方从很久很久以前,是敌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