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天涯呀,海角呀...” “觅呀觅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 “咱们两是一条心...” 只是很显然。 这首歌并不适合文工团,也不适合人民剧院。 雨三湾听此脸黑了三度。 原本听着豫剧雨三湾还挺高兴。 毕竟在这贫困的华夏之地,娱乐活动本来就少。 偏偏啊,身边没文化的臭男人太扫兴。 怎么就和李长明来看表演了? 应该带李长明去挖战壕才对。 豫剧结束后,又是音乐表演。 雨三湾看着舞台上表演歌曲的男男女女,介绍着说道: “吹小号的是陆立心,上海人,电影厂出来的。” “他跟洋人打过交道,会说英语...” “喜欢搞怪,不过经常吹嘘自己的洋文歌曲...” 说着说着,雨三湾若有若无地瞥了一眼李长明。 李长明感受到注视,面瘫回到: “雨干事,你是有啥想对我说?” 雨三湾收回视线,嘀嘀咕咕地说道: “他的那些歌曲,我从来都没有听懂过。” 李长明听着那小号的节奏,思索着回道: “我知道了。” “他吹得是《大兵日记》。” 《大兵日记》又叫《从军记》,是卓别林主演的喜剧战争片,于1918年在米国上映。 这时候的上海申城最早与国际接轨,所以吹小号的陆立心知道米国电影也正常。 不过北方的雨三湾却是懵懵懂懂不知其中。 她听此回答,惊喜地看着李长明问道: “你能听明白啊?” 李长明疑惑地打量着雨三湾反问道: “你说你之前没看过电影吧?” 雨三湾顿时不满了起来。 她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 瞧瞧这话说的,好像谁不是先进青年似的。 雨三湾骄傲地别过头去,看向舞台上的表演没好气地回到: “谁跟你说我没看过电影?” “《列宁在十月》!” “《列宁在1918》!” “《战舰波将金号》!” “《恰巴耶夫》!” “这些电影我都看过!” 说这些话的时候,雨三湾表情可是得意。 受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影响,她说的这些电影都是苏连的电影。 “当年在杨家岭放电影的时候..” 雨三湾看着李长明认真自豪地说道: “我从来坐的都是第一排!” 第一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