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这整得是哪一出啊?-《浴血国门之无名碑》


    第(2/3)页

    他惊惧地看着满车华夏战士,呜呜咽咽地想要大叫。

    “华夏人!”

    “老实点!”

    一位战士抡起枪柄,狠狠砸在了大兵的头上。

    “嘭!”

    大兵头沉沉砸在地上,凄惨喃喃喊道:

    “我投降...我...”

    副排长徐明德还没打过这样的仗。

    他无语地挠了挠脑门,下意识出声叫到:

    “不是说打大仗吗?”

    “这他娘的又是哪一出啊?”

    那么。

    52年的春天到底整了哪一出?

    52年的二月份,一支米军军队将巨济岛战俘营包围。

    由米方,南朝方,还有莫名其妙出现的湾岛光头方对战俘逐个进行所谓的“甄别”。

    何为“甄别”?

    就是强迫每个华夏战俘在“拒绝遣返”的“请愿书”上按手印。

    许多华夏战俘只想回家,但是这条回家的路却是异常艰难。

    画面从那淋漓大雨中,暂且到大后方的谈判会议室。

    谈判会议室里,双方依然焦灼。

    此时,米军谈判代表换了一个人。

    他的名字叫哈里逊。

    哈里逊看着中方和北朝代表侃侃而谈:

    “在过去的10个月中,特纳和乔埃中将已经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然而,贵方需要明白。”

    “我们对和平的追求不会变。”

    “我们对俘虏遣返问题不会让步。”

    “双方俘虏必须是自愿遣返!”

    战俘问题,朝中方的意见是根据日内瓦国际公约,战争结束后,双方释放所有战俘。

    朝中方面有1万余人的米韩战俘,米军方面扣押着10余万人的朝中战俘。

    米方这些战俘当中,北朝人民军就有11万人,志愿军有2万人。

    其中的数字,让米方再次蠢蠢欲动。

    事实证明,所谓的公约、协定,对于一些野蛮国家而言,完全就是没用的废纸。

    在众人都以为俘虏问题构不成问题的时候,偏偏问题就来了。

    只见北朝代表冷静地回到:

    “我方的立场也是一贯的,战俘必须全部遣返!”

    “这一点没有可能让步!”

    哈里逊则是无所谓地说到:

    “我方的方案是坚定的,最终的。”

    “也不能改变。”

    说完这话,哈里逊看向左右说道:

    “我建议我们休会三天。”

    说完,他就自顾自地起身离坐。

    北朝代表没能忍受住哈里逊的态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