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追!” 黑夜,是志愿军战士的保护色。 任凭夜间训练再多又有何用处。 志愿军从入朝开始,便在夜色中起舞,于黑暗中绽放。 “杀!” 警卫排战士端起长枪,包围向撤退的米军大兵。 “追!” “砰!” “砰砰!” “噗嗤!” “啊!” 一位位撤退的大兵重重倒下。 空旷山地上,大兵们一边往后撤退,一边就地隐蔽,开始将枪口朝向追击的志愿军战士: “砰砰!” “砰砰!” 子弹在漆黑的夜色里交错锋芒,点点杀意。 这时那装有夜视仪的M1卡宾枪凶猛之处就展现出来了。 近距离交战,夜视仪能捕捉视线,M1卡宾枪子弹又多,连续射击的火力给追击的战士造成很大的压力。 “噗嗤!” “啊!” 一位战士身体中弹,失力地摔倒在了地上。 “呼呼呼!” 追击的德八重重扑向那战士,将战士拖到一旁。 他伸手用力按着战士身体上的弹痕,焦躁地地看着逃逸的黑影,不由得惊奇大叫: “他们怎么打得这么准!” 鲜血在德八的手里粘稠流淌,战士身体阵阵颤抖,慢慢没了动静。 双手粘稠的德八面色低沉,气得掏出一枚Mk2手榴弹: “王八蛋!” “吃爷爷一炮!” 德八狠狠拉开Mk2手榴弹保险销,用力将其丢了出去。 “簇!” Mk2手榴弹呼啸飞去,高高落下。 “轰!” “啊!” 一位秃鹫小队的大兵被炸飞。 他手里装有夜视仪的卡宾枪亦是飞了起来,掉落在肮脏的沙地里。 黑暗山地,阵地进攻战转变为追击战。 一位战士脚步匆匆,蓦地脚下一个踉跄。 他下意识捡起地上的‘大喇叭’,很是疑惑皱眉: “这是啥子枪?” .. 【注】: 51年9月1日,‘喀秋莎’火箭炮第一次在半岛战场上亮相。 当日,第203火箭炮团24门喀秋莎火箭炮同时开火。 384枚炮弹在短短几秒的时间内就摧毁了米军两个营的阵地。 51年11月,正洞西山阵地战斗,志愿军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其中就包含了米军的新型卡宾枪。 部分新型卡宾枪的T120夜视仪被志愿军送回国内攻关研究。 58年,华夏最早的红外瞄准镜诞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