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就拿去用吧!” 说完。 压根不等白露反应。 这一位老兵如释重负落荒而逃。 老兵给白露的,是米军二战期非常经典的M1936帆布挎包。 米军的M1936帆布挎包款式从二战贯穿至越-战,如此可见其皮实耐用性。 帆布包比邮件包大,能挎能背,还能装许多东西。 比如饭盒、罐头、衣服... 又是包? 其实为了增加负重,一个战士身上几个大小包十分常见。 要说米军单兵不止这两个包。 他们还有弹药包、水壶包、急救包、手雷包、口粮包、屁股包... 甚至还有加兰德步枪分解式携行包。 这是啥包? 一些米国电影里,经常出现精致特工提着一个大手提箱执行任务的场景。 特工哗啦打开手提箱,里面是枪支枪管零件。 而后特工现场组装枪械,现场瞄准狙杀... 这个携行包,就是最早的现场组装枪支枪管零件用的专用包了。 有些米军伞兵就会把M1加兰德步枪拆了包起来,等执行任务时候再组装使用。 许多包,就代表着许多单兵装备。 可以说,米军的单兵装备丰富多彩到等同于小卖部。 而许多米军的装备,包括米军的工兵铲、刺刀,都成了志愿军战士的香馍馍。 对于志愿军战士而言。 这些米军的装备就是洋宝贝。 只是白露很疑惑... 她抓着手里的帆布包,看着紧绷绷的刘强问道: “你们连长有这么多包啊?” 连长哪会想着送这些啊... 刘强咳咳咳地噎住。 “这个..” “我们连长是战斗英雄,包多得是,你就收下吧!” 单纯的白露信以为真,眼眸欣喜汪汪: “那我可得好好感谢你们连长了!” 而就在这时。 李长明也拿着一个板砖大的小包走了进来。 他笑着看向白露,把那鼓鼓的小包递了过去: “白露同志。” “给。” “这是我们连里老兵同志们给你准备的!” 什么? 连里的老兵们准备的? 那刚才... 白露眼眸瞪大,脑袋飞满了问号。 她接过小包打开一看。 这是个生活包。 里面装着几片巧克力,氯化净水片、几袋咖啡粉、两块小肥皂... 重要的是,还有两卷手纸。 而这些,都是战利品。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