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下将曹蛮、赵九垢等人给逼迫到了墙角。 不捐就是不忠,不爱国,不肯为治辽贡献。 捐麻,又不能捐少了。 毕竟蔡进没有爵位的文官之首都捐了五万两。 那有爵位又身居高官的人,要是捐得还不如蔡进等人,那天下人就该说,你们天天说人家阉党不干人事。 现在轮到你们为国尽忠了,结果还不愿意捐钱抗击北昆。 到底谁是忠臣,谁才是奸臣。 “怎么,其它爱卿不愿意捐钱?还是穷得真没钱?”叶无泷目光投向了曹蛮等人。 四镇将军家资最丰,大虞的四十万大军可都在他们手里捏着,平时为了笼络这些将士,四家可没少送福利。 在加上拉拢文官武将们,同样没少出钱。 一个个富得流油呢。 “朕记得镇西将军家掌握着关中一带的矿山,其中不乏铁矿、铜矿吧?” 李基一听这话,眉头一皱,被点名了,自然不能装聋作哑。 遂道:“陛下,臣家里确实有几座矿山,每年有几十万两银子进项!” “除去族人开支,每年所剩不多,但是臣愿意让族人缩衣节食,将所有钱节省出来,每年应该可以凑出15万两白银用于治辽!” 百官惊动。 好家伙,镇西将军,一年捐15万两白银。 李家真有钱。 “好好好,镇西将军不愧是我朝的大忠臣,来日朕必赐面匾额给你!”叶庆喜道。 15万两白银,就换块匾额。 李基心里都在滴血了。 这么多银子,不知道可以养多少兵将了。 李基开了头,宇文画与曹蛮赵九垢也不好在站着,纷纷表示也愿意捐15万两白银。 光四人加起来就有了六十万两。 其它文官武将们纷纷也报了自己的数目。 但是加一起,依旧不够1000万两。 “陛下,臣建议此法可推广至地方,命太守、县令等官员进行募捐!” 户部的一名侍郎站出来道。 一众百官,皆露出了期许之色。 地方官员要是有了这个合理的敛财方法,到时还不狠狠的刮一刮百姓们的皮。 “陛下,臣以为不妥当!”李甲站出来道: “地方上,本来每月就要上供地方特产花岗岩与祥瑞,若是在捐治辽银子,到时怕是承担不起这笔费用!” 这名户部侍郎像是踩了蚂蚁尾巴一样,当即驳斥道: “那就取消进供花岗岩与祥瑞就好了!” 只是刚说出口,他便意识到不对。 旁边的人都同情的看向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