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魏商人。” 许守云淡淡说出这个答案。 是的,就是大魏商人。 这帮人才是真正吃人不吐骨头的存在。 一个官员,纵然再怎么贪污,十万两,百万两,千万两,哪怕是万万两又能如何? 富如和珅,也比不过天下商行牟利之总和。 “大魏商人?” 姜灵的脸色很古怪,她没想到许守云会给出这样的答案,想来想去都想不明白,大魏商人有什么资格吃下这么多银两。 “你在说笑吗?” “这些商人有资格染指大魏宝钞吗?” 姜灵开口,不以为然。 “回大人。” “有,不仅仅是有,大魏宝钞能否推行成功,还要看这帮商人愿不愿意,若是不愿意的话,推行下去,必将受到极大的阻力。” 许守云开口,毫不犹豫的回答。 “可笑,满朝文武都答应的事情,大魏女帝也答应下来了,这些商人不愿意又能如何?” 姜灵只觉可笑。 只是许守云摇了摇头。 “他们的手段很简单,宝钞一发行,便各地唱衰,县官不如现管,朝廷推行宝钞,可民间有银票。” “店铺生意周转大部分依靠的是银票,亦或者碎银铜板。” “只要各地银票钱庄联合起来抵制大魏宝钞,就会引发恐慌,百姓都有从众想法。” “试问大人,倘若您是一个普通百姓,辛辛苦苦奋斗二十年,赚取五十两白银,朝廷说可以兑换成宝钞,而当地钱庄票号告诉您,这些宝钞毫无价值,是朝廷敛财的工具。” “您会怎么抉择?” “摆在您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来是存在钱庄换取银票,这個东西可能去了外地比较麻烦,可在本地随意使用,毕竟当地的钱庄票号财力雄厚,公信力高。” “二来就是相信朝廷,兑换成宝钞,可大人有没有想过,朝廷的宝钞不允许兑换成金银,人家票号的银票是可以兑换成现银。” “这就是之前所说的信用金,朝廷企图用国家来担保,可人家票号是用真金白银来担保,大人觉得是兑换成宝钞好,还是兑换成银票好?” 许守云也不啰嗦,直接务实主义吧。 一个是朝廷的信用,一个是真金白银,你自己取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