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批四万双的货,有两千六百双是刘立阳自己钩的,一双一毛一分钱,一共挣了286块。 其余三万七千四百双,每双可以挣一分,一共挣了374块。 两笔相加,一共是640块。 扣掉那些电灯泡电线的花销,还剩下625块。 按照95年二手针车的价格,一台是300块左右,这些钱只够买两台。 要想让一个鞋厂同意发货,起码要有六七台的针车。 刘立阳看着桌上的钱,顿时有了极大的紧迫感。 村里那个人过两天就要拿货回来了,接下来的两天对刘立阳来说十分重要,必须利用好这两天。 正计划着要怎么做的时候,院子外又有村民拎着钩好的大底和鞋面过来了。 三天前让方晓飞他们去李国华家里拉回来了七万两千双。三万双送到了樟林村,剩下的四万两千双留在了本村。 除去那五十多个来帮忙返工的人,其余会手工的一百多人,把四万两千双领光了。 从早上开始,就时不时有人过来交货。 每一个人,刘立阳都是热情地迎接。 临近深夜十点的视乎,再没有人过来交货了。 刘立阳进行了核对,四万双的货,只剩下李老拐那一边的六百双还没送过来。 “等下,阳仔!等下!” 在刘立阳打算关门睡觉的时候,李老拐骑着自行车来了。 “都这么晚了,你明早来就行。”刘立阳打开刚要关上的门,快步走出去。 “这不想着万一你明天要去交货,担心影响你嘛。” 院子门口,李老拐笑着把自行车停好,将后座上的大袋子搬了下来。 “我来我来。”刘立阳连忙上去帮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