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推动修路-《重回95:从做手工开始致富》


    第(1/3)页

    五月初,刘立阳拿到了钱,马上给了刘大山。

    整个四月份,从澳康鞋厂一共拿回来了三百五十万双的货,刘立阳的作坊完成了一百八十万双。

    除去发出去的工钱,每双刘立阳挣五分钱,一共挣了九万块,再加上有五十万双的奖励没有发出去,每双五分钱,一共是两万五千块。

    单单只算一个澳康鞋厂,刘立阳就挣到了十一万五千块。

    此外,富果鞋革厂一个月拿到了一百万双的货,鸿兴鞋厂拿到了一百一十万双的货,协风鞋厂拿到了一百万双的货。

    富果鞋革厂和鸿兴鞋厂每双挣两分,协风鞋厂每双挣三分,三个鞋厂合计下来,刘立阳一共挣了七万两千块。

    这些钱除去四月十号发的工资,分期还给协风鞋厂的一部分,剩下的已经全部花在新房子上面。

    装修花的钱不会多,但是刘立阳还是准备拿出来四万。

    再算上一万块的建筑队启动资金,刘立阳一共拿了五万块给刘大山。

    他的口袋里还剩下六万五千块。

    这些钱,刘立阳准备用来启动鞋厂!

    95年之后,不仅荔海市的鞋厂会越来越多,QZ市的晋江和石狮两个地区,也会有许多鞋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尤其是到了2000年左右,会有更多的大资本进入这个市场,来分这一块蛋糕。

    想要在这块市场立足,对于背后没有大资本的刘立阳来说,必须尽快办鞋厂,把鞋厂发展起来。

    要办厂,选址是关键,刘立阳将厂房地址锁定在公路旁。

    上一世,在2006年前后,这一片的工业区建成,鞋厂都建在了外面的那条福厦公路旁,左右两边沿路两公里,一共建了几十个厂。

    紧邻公路,不但可以减少货物进出的搬运,提升效率,还能辐射更广的范围,方便吸纳附近其他村的员工过来上班。

    不过,在建厂的同时,把村里连接到外头的土路修成水泥路,也十分必要。

    把路修起来,方便鞋厂和作坊之间货物运送,为下浦村和樟林村的散工提供便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