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要不是当初和协风鞋厂签的单子,可以每个月多拿一百万双的货,白洋村那边的散工就挣不到几个钱了。 大鞋厂是没办法拿更多货了,刘立阳将目光锁定在小鞋厂上面。 刘立阳联系了唐卫国,请他牵线,组一个几家小鞋厂领导的饭局。 95年,荔海市的鞋厂有十几个,大厂一只手数的过来,小鞋厂比较多。 刘立阳当初没有去找这些小鞋厂拿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鞋厂外放的量少,得去找好几个鞋厂谈,,十分费时费力。 而且,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只有跟大厂合作,才能闯出名声! 名声,在将来有大用。 好比此时,刘立阳需要货扶持小作坊,以他现在的履历再去跟小作坊谈,拿货就会简单不少。 电话里,唐卫国提议道:“阳仔,我之前和锐龙鞋厂的厂长碰过几次面,锐龙鞋厂的规模不比富果鞋革厂小,我去问问他,要是能从他们那里拿货,你能挣更多。” “不行,锐龙鞋厂的货不好拿。” “这话怎么说?”唐卫国有些疑惑。 刘立阳道:“锐龙鞋厂里好几个人都可以往外拿货,这些人和当地的作坊合作很长时间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不简单。” “我找大厂拿货,量起码是百万双,这基本上一下子把他们外放货物的四分之三给拿走了,你说,那些人会同意吗?” “他们厂长,不可能因为我一个外人,跟自家人闹僵吧?” “没想到锐龙鞋厂里面有这么多事。”唐卫国感叹了一声,道:“你小子行啊,锐龙鞋厂的事,都能知道这么多。” 刘立阳笑了笑,道:“都是听朋友说的。” 其实,这些都是上一世刘立阳在厂里听人聊天听到的。 之所以对锐龙鞋厂印象深刻,就是上一世听到有人说,那边的作坊为了从锐龙鞋厂多拿一些货,都打起来了。而且,鞋厂里面有权把货放出去的人有好几个,那几个人吃回扣特别厉害。 当初,刘立阳选择跟富果鞋革厂、鸿兴鞋厂还有协风鞋厂拿货,正是因为上一世没怎么听到它们的负面消息。 刘立阳继续说道:“老唐,找大厂就算了,组小鞋厂领导饭局这事就麻烦你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