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温梨带着萧行严上了北面的小道,走上地坎,朝村子北面的地头走去。 黄婆婆家的地头基本都在这个方向。 离小院子不算很远,走上一盏茶的工夫就能到。 他们走在路上,地里忙着农活的叔叔婶婶们看到,纷纷直起弯下的腰身和他们打招呼。 “梨丫头,这是下地去做什么?” “去挖点番薯和土豆,婶儿,您家也开始收玉米了吗?” “是呢,早点收,早点下种。” “你身后的是黄婆家的黄啸吧?” 温梨回头看一眼身后高挑挺拔的男人,嫣然一笑,点头回道:“是呢。” “哎哟,这五年不见,黄啸出落得越发俊朗了。” “简直像个富贵人家的贵公子,我都认不出来了呢,变化太大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冒充哪家贵公子呢,这眉眼看着熟悉,但是人感觉着特别不一样。” “是吗?” 温梨将脸颊边被风吹散的发丝别到耳后,笑着打趣: “他从战场上九死一生回来,在边境拼死守卫我们大宸的疆土整整五年,肯定变得越来越厉害。” “如今他可是顶顶厉害的大英雄了,婶儿们说是不是?” 她这巧妙的反问,几个婶婶立刻收了调笑的玩笑话,笑着附和: “对对对,是个顶天立地的好儿郎。” “听说黄啸受伤不轻,现在能跟你一起出门下地,是不是胥老将他治好了呀?” “那我们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喝上你们俩的喜酒了?” 这越说越离谱,温梨无奈岔开话题。 “哪有那么快,伤筋动骨还一百天呢,只是暂时能下地走动,没那么快的。” “对了婶儿,劳您跟黄爷爷知会一声,我那田里的稻谷可以收割了,后天劳烦大家一起过来帮个忙。” “可以收了吗?那行呀,我知道了,我会转告他的。” “那婶儿你们忙,我们先过去了。” 几个婶子看着一高一矮两道身影消失在高耸的玉米地尽头,满心惊叹: “黄婆子真是好福气,瞧他们两个,郎才女貌,多般配的一对。” 翠花婶立刻接话:“可惜她走得早,没能亲眼看见孙子平安归来,娶妻生子,福气少了。” “可惜什么?至少人家保佑黄啸活着回来了,有命回才是福气。” 巧婶呛她一句,“黄婆子将家产全留给温梨,就是想留住她,让她等黄啸回来。” “这是看出温梨丫头是个知恩图报的。” “她虽然只是一介孤女,但是聪明伶俐,踏实肯干,脑瓜子还灵光。” “这要是谁家能得了她这样的媳妇,定能旺三代。” 曾婶也揶揄她一句:“就怕别人不知道你惦记温梨,要不是黄婆先下手为强。” “你早就请人上门说媒去了吧?别可惜了,你家没这个机会了。” “话说回来,你家大林都定亲一年多了,怎么还一直在城里拖着不肯回来成亲呐?” “你娘家嫂子的女儿也马上要满十八了吧?难不成还惦记着梨丫头?” “可别乱说,仔细让黄啸听到误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