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不是勇敢或枪法好能解释的。 这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战场嗅觉。 “把他叫来,我亲自问问。”陈总的声音低沉有力。 很快,祁明峰被带到司令部。 “报告首长!祁明峰前来报到!” “坐。”陈总指了指旁边的凳子。 “王指导员的报告我看了,我想听你自己说,怎么判断出黑风口有问题的?” 祁明峰没有坐,他走到地图前,思路清晰地开口。 “报告司令员,打仗不只是兵力和火力的对抗,更是人心的博弈。” “我们弹尽粮绝,急于突围,这是人之常情。对手服部直臣,他会利用我们的‘常情’。” “黑风口,看似捷径,实则死路。它地形完美,只要在出口架上机枪,两翼安排兵力合围,我们进去就是瓮中之鳖。” 陈总的瞳孔微微收缩。 祁明峰的分析,与司令部参谋们熬了一夜推演出的结果,不谋而合。 “好一个‘人心的博弈’。”陈总点了点头。 “那你再说说,为什么敢冒险去打鬼子的补给点?” “因为鬼子的兵力有限。”祁明峰的语速不快。 “服部直臣把所有精锐都撒了出去,网铺得越大,他的后方就必然越空虚。我们打他后方,看似冒险,实则打在了他最脆弱的七寸上。” 司令部内一片寂静。 王振山已经听得有些发懵。 陈总心头的震动更甚。 他沉默片刻,忽然用手在地图上重重一划。 “那你怎么看我们当下的反扫荡局势?鬼子兵分三路,来势汹汹,主力该如何应对?” 这是一个远超普通士兵认知范畴的战略难题。 祁明峰却几乎没有停顿。 “避其锋芒,诱敌深入。” 他用手指在地图上依次点过。 “西路军冒进,后勤线太长,一打就断。东路军是伪军,一打就散。中路军是主力,但指挥官骄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