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朝会-《榆陵录》
第(2/3)页
还未等众臣回过味来,元辅望话锋一转:“不过,此案审查不严,以致差点走失主犯,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将其抓获。以臣看,不如罚孙尚书三年俸禄,以儆效尤!”
众臣听后,心中又是一惊,直为孙尚书抱屈。
此案本就还在审理之中,那黄门逃匿又并非得了孙尚书的指使。况且,除了黄门之外,其他人均已抓获。
退一万步,就算主犯真的逃了,一个自小长在宫中的内侍,出了宫又能去哪?动用刑部和锲安司的力量,必能将他抓回,何至于要罚一个刑部尚书三年的俸禄?
“罚俸三年……”成元帝缓缓道。“元卿舍得,朕却有些不舍了。孙卿今年六十七了吧?确实心力也不似壮年时候了。罢了,这终归不是什么大过,何必罚得如此?孙卿酷暑办案辛苦,朕特赐冰镇绿豆百合汤一盏。捐官案就此结了吧。”
“臣叩谢陛下隆恩!”
众臣听到这里,终于舒了一口气。
散了朝,只听得有同行的大臣们私语道:
“陈兄,今日这案子可真叫我百思不解!陛下口口声声说孙尚书这有错、那有错,临了临了,不但不罚,还赐了道汤品,这到底是有过还是无过?”
“贤弟怎的连这也看不懂!”
“我从前没那上朝的机会,对圣心还琢磨不透,陈兄快与我解惑一番!”
“你看啊,孙尚书不过提了一嘴,说中贵人与此案有关,陛下就连那弓弩都不玩了,还亲自查问。你上朝虽然不久,但何时见过陛下亲开尊口处理政事的?”
“是啊!平常陛下只是端坐上方,把玩机巧之物,政事自有元首辅代为回答和处理,今日确实有些反常啊。可是,陛下为何要护着中贵人呢?”
“你有所不知,先帝是很不喜陛下的,故而陛下从幼年起,便不得亲情滋味。苦苦熬了许多年,听说还有过吃穿不暖的时候。期间只有中贵人不离不弃,陪伴长大。因此陛下登基后,便一直宽待中贵人,凡是小错,从不责罚的。”
“原来竟是如此!看来孙尚书今日是踩了雷啊!”
“正是啊!不过孙尚书这查案之人也只是例行奏报,说到底是无错的。一个正二品的大官,平白无故地在这么多官阶比他小的官员面前失了脸,陛下赏赐一番,也算是全了他的面子。说来也是奇怪,孙尚书是多会左右逢迎的人啊,怎么就没想到,中贵人对陛下而言颇为重要呢?”
“想必正如元首辅所说的那样,年纪大了,思虑不周了吧!”
“怕也只有这个原因了。”
“不过,陈兄有没有觉得元首辅太过严苛?出口便是罚俸三年,幸亏陛下没有答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