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工业园区-《宣德大帝》


    第(2/3)页

    第二种选择的优点是一次性投入的资金少,如果项目对路可以快速回笼资金,进行下一步的投资,缺点是房租交的久了是比买地建房还要贵。

    周忱已经在上海任职一年多了,皇帝大多数时候都是给他写私信问询,充分尊重他的意见,很少用圣旨的方式直接下命令。

    皇帝的信任与尊重让周忱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情,周忱更加的尽心竭力的管理着大明唯一的一家出海的海关和大明第一个工业园区。

    胡元澄已经来到上海几个月的时间,工业园区的事周忱几乎是事无巨细都要讲给他听,周忱知道皇帝陛下现在最缺的就是能够接受新鲜事物的管理人才,每一个人才都值得认真对待。

    看完皇帝给他写的信,周忱的眼睛湿润了,皇帝从来不是先问他工作的成绩如何,而是首先关心的他的身体和安全。

    东南士绅的暗潮涌动,周忱不是没有发现,可是怎么也不会认为这些人竟然敢暗害朝廷命官,真要有人敢这么干可就涉及到谋反了。

    不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要是被那些人给暗算了,可太不值得了。

    视察完这家新入驻工业园区的工厂的开业典礼后,周忱给足了这家工厂东家的面子,不但出席了他的开业典礼,还亲自出手给工厂做了剪彩。

    周忱主政上海海关的这一年,共收取了海关关税一百多万两银子,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宝船队,超过了税收贡献的八成,其余的都是一些没有什么背景的散户。这些人因为家中没有子弟考取功名,无法在士绅圈子中立足,在士绅的夹缝中苟延残喘。

    直到上海海关开关,朝廷发布了鼓励百姓出海贸易的诏令。让这些商人看到了,纷纷来到上海海关询问朝廷对出海船只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每一个去海关咨询的人,都拿到了一张关于海关如何收税的明细表。他们不同于士绅,还做着不用交税就能出海贸易的美梦。

    他们本来就是官府盘剥的对象,只要能够保证安全,他们这些人并不排斥交的那点关税,只要出海一趟,那都是几倍的利润,交这点税算什么。结果这些头脑活泛的商人跟着宝船队出海一圈,都是捞的盆满钵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