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弓箭手,准备!-《杀出梁山泊》
            
            
            
                
    第(2/3)页
    残肢断脚,随地可见。
    场面非常血腥、惨烈。
    让人触目惊心。
    虽然已经有大量的兵士,被武松、西门庆砍杀在地,但后续的兵士,却仍旧一个接一个的涌上来,似乎越杀越多。
    原来,蔡瑁熟读兵书,对摆兵布阵颇有研究。
    他当时听说武松、武大郎二人,勇猛无比,心里虽然有点不相信,但一向心思缜密的他,却也没有掉以轻心。
    仍旧按自己原先的计划布阵,严阵以待。
    只是他确实没有料到,这个武松竟然这么厉害,这么可怕。
    简直就是一个魔鬼。
    蔡瑁知道自己的优势,在于人多。
    官兵在人数上,可以以绝对的优势,辗轧对方。
    但却也不敢掉以轻心。
    毕竟在来清河县前,知府大人有再三交代,两名暴徒凶猛异常,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知府大人的话,他还是记住。
    不敢忘记。
    因为,他的前程,就在知府大人口袋里放着。
    如果此番缉拿凶手成功,那就大功一件。
    日后他在知府大人的眼里,分量就不一样。
    回去后,肯定会受到知府大人的提拔和重用。
    所以,他对此,并不敢掉以轻心。
    事先就制定好绞杀策略。
    如果缉拿时,二人武功一般,那就不用多费心思,拿下便是。
    如果真的凶猛无敌,那就推出第二步,绞杀战术。
    借助人数上的优势,对二人进行轮番攻击。
    以十人为一小组,二十人为一大组,用车轮战术,交替上前、轮番进攻。
    先用人海交替战术,消耗敌人的锐气。
    让敌人顾此失彼,首尾不能相应,筋疲力尽,失去斗志、疲于应付。
    最后,进退不能,束手就擒。
    刚才,武松、西门庆二人,已经砍杀了几十个兵士,杀得官兵人人自危,连蔡瑁自己也差点丢掉性命。
    但蔡瑁死里逃生后,及时杀死了几名逃兵,压住了阵脚。
    随即又以每人重赏百两银子,给兵士鼓气,才不至于溃不成军。
    蔡瑁稳住阵脚后,便开始疯狂的反扑,实施他的绞杀战术。
    兵士迅速排好阵,十人为一小组,二十人为一大组。
    向武松、西门庆轮番发起攻击。
    用人海战术,消耗武松、西门庆的体力和斗志。
    这样的战术,即使前面的兵士不停的倒下,后面的兵士,也会身不由己的往前冲。
    只有不停冲锋的战士,没有逃兵。
    因为,即使是有怕死的兵士,想逃,也没有机会做逃兵。
    如果有兵士怕死,畏缩不敢向前,后面涌上的兵士,也会将他们推上前去,让他们不得不面向敌人,迎头拼杀。
    不得不变成勇敢的战士。
    加上官兵人多势众,一波接一波,声威造势。
    每个人在冲锋时,口中都大声喊杀。
    既给自己壮胆,又能鼓舞士气,震慑敌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