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辗转赴任-《血色大明之末世中兴》


    第(2/3)页

    李羡之回到寓处,又待了一天,回味着巡抚大人最后一句话的深意,想着知府大人必是个不好相与的人,满心惴惴不安。心想须得备一份厚礼才行。他自幼长在巨富之家,花钱是绝不会小气的,只是自进京科举到如今,身边带的千把两银子已将用尽了只剩下不足百两,还要供给主仆三人吃用。

    想了许久,李羡之想到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三匹马卖了——江南港汊纵横,出门便能行舟,马匹已无多大用处了。想到这里,把店老板唤来,让他找个贩马的牙子来。

    赶在午后,店老板便找来了,相了马,不多时便成交了。金顺儿和韩钏儿骑的那两匹马各卖了五十两,李羡之自骑的是匹良驹,卖了一百五十两。

    银货两讫,牙子牵着马走了。李羡之称了五两银子谢了店老板。店老板接了银子欢喜去了。李羡之把四封五十两的大银锭子交给金顺儿和韩钏儿,让两个在城里买些上等的丝绸锦缎,龙井白菊。备好了礼物,才动身往嘉兴府来。

    嘉兴府就在省府杭州北面不远,李羡之租了条小船上路,不出一日便到,上了岸,又雇了个挑夫,挑着东西,当晚,寓在府城外的驿站里。次日起来,他未敢冒昧入城造访,先遣金顺儿执了官凭名帖送到府上。

    金顺儿进了城,左右打听,不一刻便到了城中最高大肃穆的宅邸前,正是嘉兴府衙的所在。门首两个穿着号衣的皂隶各拄着一条水火棍打瞌睡。

    金顺儿上前,轻唤了一声,两个皂隶一起醒来,把水火棍紧紧攥在手中,张着眼机警地问道:“你是何人?”

    金顺儿从怀中取出名帖,递上去道:“小的是新放的平湖县老爷的家奴,奉家主人之命,来投帖儿。”

    那两个皂隶上下打量一番,相视一眼,谁也不肯接帖儿。金顺儿晓得甚么意思,便从袖里掏出两块李羡之预先给他的碎银子,一并递给他们,道:“一点意思,二位拿去喝茶。”

    两个皂隶立时嘴角露出笑意,一起伸过手来,一人拿了一块,一扬手,漏进袖里藏了。其中一个接了帖儿道:“你在这里候着,我去通报知府老爷。”说罢,一溜烟儿进去了。

    许久出来,道:“知府老爷把帖儿收了,只是求见的人多,你家老爷排在后天,早来候着。”

    金顺儿忙打了个躬,道了谢便往回转,把知府大人后天召见的事说了。李羡之写了礼单,以备召见时呈进。写完,想了片刻,又把自己随身的一块价值千两的玉佩摘了下来,找个锦盒装了,一并添进礼单。

    到了进见的这天,李羡之换上了青色绣溪敕圆领官袍,戴了乌纱帽,穿了粉底皂官靴,出门雇了匹马,让挑夫仍旧把东西挑了,金顺儿韩钏儿两个跟着进了嘉兴城。

    一进了城,直往府衙而来,到门前落轿,金顺儿拿着礼单上前。看门的皂隶认得他,接了礼单,入内通报去了。

    不多时,皂隶出来,后面跟着两个穿着灰布衫裤,头戴网巾的仆役打扮的人,看起来不像公差,而像是知府大人的亲信家丁。果然,那两个仆役走过来,也不说话,直愣愣地朝着朝着礼品担子走过去,抬了起来,从旁边的小门入内去了。

    那名皂隶打了个躬道:“李老爷,知府老爷在花厅见客。”说罢,头前引路。李羡之把两个书童留在门厅,自己入内见知府大人。

    皂隶将李羡之领到花厅外道:“知府老爷就在里面,李老爷自己进去,小的告退了。”说罢,退了出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