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圣旨-《师尊恕弟子难以从命》


    第(2/3)页

    丞相夫人柔弱地躺在床上,丞相帮其盖好被子,掖了掖被角,轻轻拭去夫人额间的细汗。逗了逗女儿便将其放在床上,嘱咐阿朱照看好母女便回书房。

    丞相进书房看见上官玉已经在书房等候了,先将圣旨放好,挥袖坐下,喝完散发清香的绿橘茶,这才看向自家的儿子。

    “父亲,皇上这道圣旨有何含义?”上官玉的手指扣了扣桌面,皱着眉问道。

    丞相听罢,直接说道:“你也知道我大衍皇朝有五百年没出灵修,在这五百年间,经过六任帝王,受到其他四国的无止境的嘲笑和打压,他们唯一的愿望便是我国能重回曾经的辉煌。可期望的太久,失望也就越大。况且最重要的是百姓们已经一代换一代,已经没有人看重灵力的修炼,这对国君而言,是一种沉重的心里打击。此次出现仙光,天降异象,使得庆帝的内心开始活跃起来。最重要的是,这次的异象有目共睹,所以借此重振国威,凝集民心。”

    上官玉心里明白大致如此,有些担忧地问到:“可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妹妹才出生,就如此的殊荣,先不说其以后能否承担国之大任,帝都有人也不会让妹妹成长起来。而且现在有多大的荣耀,以后国家突发什么状况,受难的首先便是妹妹。”

    丞相欣慰地看着自己儿子如此维护妹妹,想了想,下定决心般说道:“世人皆只看表面,少有人能分析这么透彻。我的想法是,让国师在你妹妹十岁时收其为徒弟,这样,有国师的庇护,就连皇上也无法轻易拿捏。”

    上官玉心里实在不忍,想到国师冷漠的脸,还是开口答道:“这条路是最好走的,可是国师不一定会收小妹为徒,而且他为人冷漠无情,连皇上的面子都不一定给,父亲您如何能说服他。再者说,国师不喜旁人近身,我怕小妹呆在他身边会很难熬。”

    “国师人是冷漠,可言出必行,只要答应好好照顾玉瑶,那必定是会遵守的。至于他答不答应,为父自有办法,我先去陪陪你母亲,你就先去练武堂修炼去吧。虽然无法修炼灵力,但可以练习一些招式,增强体魄,如此也好。”丞相说完起身拍拍儿子肩膀,便离开去了寝室。

    一个月后,丞相府为其小女办满月酒,差不多全帝都的名门望族都来捧场,多数人在意的还是庆帝的态度,席间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丞相得到庆帝的赏赐,又是惹得众人衍羡不已。

    丞相府因小女孩的出生多了几分热闹,而小女孩少有哭闹,总是咯咯地笑,双手抓身边的东西,丞相腰间的玉坠,丞相夫人的发丝,上官玉发间的玉簪。

    日子转眼过去一年了,婴儿玉瑶已经可以牙牙学语了,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女孩儿的性格很开朗活泼,看到人就咧嘴笑,再加上其容貌像天上落下的仙童,丞相府上下没人不喜欢她。

    玉瑶头上用红绳扎了两只小揪揪,双眼如琉璃般漂亮,微微嘟起的小嘴,身着藕色套装,腰间系这颗墨色玉珠,玉珠内有白色流动。此玉名为流灵珠,是丞相在满月酒上给其佩戴上的,说是可以温养身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