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人如其名徐鹏举-《混在大明当老师》
第(3/3)页
不一会儿的功夫,水缸便被染黑,已经不能用了。
足足换了五次水,流民们才都洗漱干净。
这时候,张灏也带着驴车赶了过来。
他买的衣服很多,足够流民们穿的,连带着小孩穿的衣服都买了一些,虽然都是旧的,但也算干净能穿,正好给流民中的孩子们用。
……
好在,这些流民们都没有得病,换上了衣服后,除了面黄肌瘦以外,与常人并无差别。
这让杜慎松了口气。
如果真的有人得病,而且还是那种恶疾,就算是他也无能为力。
他只是个当老师的,教书育人还行,可治病救人那就超出能力范围了。
待流民们都换上了衣服后,杜慎便让徐鹏举执笔,开始记录流民们的籍贯和姓氏。
不管是什么时代,你想要在古代畅行无阻,都得有对应的腰牌,这玩意就跟身份证一样,离了他不行。
而想要弄到腰牌说来也不难,首先你需要能证明自己的籍贯出身,然后得有村里德高望重的乡老作证才能办理。
这些流民自然是没有腰牌这种东西的,毕竟一路上颠簸流离,那玩意早就不知道丢哪儿去了。
并且,现如今杜慎想的是将他们安置下来,在书院附近先弄些简易帐篷住下来,之后再徐徐发展,也就说要重新登记在册,然后上报朝廷,等朝廷批下来,才能立户籍,办理新的腰牌。
至于作证,杜慎自身便是有官职在身,虽说是从八品,但芝麻绿豆也是官,比杜老汉作证的可信度要高很多。
“刘全,就先从你开始吧!”
兴许是对刚刚的一幕还无法释怀,杜慎连老刘都不说了,直接喊了名字。
刘全也不觉得不对,直接开口讲道:“江南府,浙淮一代刘家镇人士,家父刘斥先,祖父是……”
他说的很仔细,从老家到祖上姓氏,最后再到自己都有迹可循。
徐鹏举听着,便用鹅毛笔在纸张上书写了起来。
和之前相比,字迹倒是没那么差了,显然是下了苦工。
其他流民也有条不乱的,缓缓将籍贯姓氏等等都慢慢道来,不敢有丝毫纰漏。
毕竟当籍贯登记在册后,是要从原住地调集信息对照,如果有对不上的地方,不仅会受到杖责,还会被发配原地,严重的甚至坐牢都有可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