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眼下大明最主要的矛盾是意图夺取天下的建奴和与其勾结在一起的汉贼与大明汉家子民图强中兴再创盛世的矛盾,流贼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朝廷内部吏治**,朝廷搜刮过度,土地兼并严重,更因为建奴狼子野心,屡屡破坏大明剿贼成功安抚百姓的良好局面。” 内阁首辅刘宇亮脑海中一直回响着陆远给自己说的话。 作为宦海沉浮多年的他岂能不知大明气数将尽,天命将不再属于朱家,但自小只知儒家伦理的他只以为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造成了如今历史上常有的乱世局面,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已,但他还真的没分析过大明最大的敌人是谁,以及大明或者说整个汉家江山会不会再陷入异族之手。 刘宇亮内心知道自己不是个愿意为大明愿意为朱家守节的忠臣,他最大的信仰不过是当最大的官而已,也自然能接受将来这江山换了主人,但当陆远说天下如果陷入异族之手如两宋一样时,他还是有些本能地不愿意看见这样的结局出现。 刘宇亮不是儒家教育体系培育出的道德君子,他看元史看见的不只有君王英明昏聩与臣子忠贞贪酷,他看见的还有汉家子民沦落为四等子民的凄惨,看见的还有两宋过后出现的一些胡化现象。 所以,刘宇亮开始有点不想大明那么早早的亡了,但他作为内阁首辅,在大明体制内混了几十年的人自然知道大明内部到底有多烂,又有些巴不得有新的王朝取缔这腐朽的朱家朝廷。 刘宇亮有些矛盾,看着巍峨的皇宫,他不禁扪心自问:“陆远说的真的对吗,建奴真的很有可能夺了汉家的江山?” 刘宇亮虽然在心里这么问,但却似乎已经开相信陆远的结论,因为他不得不承认,大明在建奴面前的确没有赢过一次,连大明最强悍的精锐如戚家军、白杆兵都败于建奴之手,如今建奴已能啸聚起十万精锐,联合了蒙古,还占据了诺大的辽东,数次入关,大明都不能将其奈何得了。 刘宇亮有些不愿意相信陆远的这个推论,所以他决定采纳陆远的意见,承担起一个首辅的责任来,尽可能地让建奴失去这种占据大明江山的可能性。 “陛下让臣督师天下勤王兵马,乃臣之荣幸,臣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臣在此向陛下许下军令状,若不击退建奴,还百姓以安宁,臣便自裁以谢君王与天下百姓!” 刘宇亮在朱由检面前说了这么一句。166阅读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