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九四二-《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1/3)页

    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九四二

    作为冯晓刚的影迷,这部《一九四二》,宋铮当然看过,尽管他之前非常抗拒,因为那段历史没有几个人愿意提起,哪怕只是一丁点儿,撕开之后,都是血淋林的疼。

    《一九四二》就是这么一部让人感觉冰冷而绝望的电影,说的直白一些,这部电影就是在讲述在历史上的那个时间点,三百万人如何活生生饿死的过程,这无论如何都无法让人开心起来,在看的时候,犹如看见变成人间炼狱的河.南,以及那些坠入地狱的苦难大众饱受煎熬的历程,总之,冯晓刚的这部电影,看得让人无比沉重。

    对于某些历史小白,大概也就只是知道一九四二年河.南有旱灾,但这仅仅只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

    具体灾情如何,当年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子,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宋铮也是如此,还是后来翻看一些历史资料,以及刘振云所写的《温故一九四二》,才对那段被尘封了的历史有了逐渐清晰的印象。

    大多数不太了解这段历史的国人,都是通过冯晓刚的这部《一九四二》,重新审视这场悲天悯人的天灾人祸。

    中国人这一百多年来受过的苦难实在太多太多,而当权者在这当中因为不作为,甚至反作为使得灾难更加凝重,更是罄竹难书。

    虽然《一九四二》描述的是抗战时期某党的不作为,但是由于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建国后的那三年的敏感,因此也使得这部电影从90年代起筹备的时候就很敏感,一直过不了。

    前世,剧本改了一稿又一稿,这部电影终于可以被普罗大众所看见,宋铮当时得知冯晓刚终于开始拍他这部野心之作的时候,首先是非常期待,紧跟着就是担心几易其稿之后电影会显得支离破碎,精气全无,但看完之后他觉得自己多虑了,它比他想象的要出色。

    一九四二年,河.南大旱,国.民.党忙于与日本人作战,无暇顾及数千万灾民,灾民只好自己逃难,成为被国家遗忘、抛弃的一群人。

    《一九四二》的视角从一个河南的地主展开,张国利饰演的这位地主小奸小滑,不怎么坏,但心眼也不少,藏着粮食和其他居心叵测的灾民们对峙,但终究躲不过已经饿得失去理智的众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