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百六十四章-《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2/3)页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真正孤独的,这就是宋铮通过这部电影想要告诉人们的,就像电影当中派特和蒂凡尼一样,他们都受精神疾病所累。
派特是躁郁症患者,在精神病院住了长达八个月,后来回到父母家中同住,派特这个人表面上给人的感觉聪明有趣,但与常人不同的是,他异常偏执。而且一偏执起来,目中就无人。他会在半夜三更因无法认同海明威的观点,一怒之下,直接将正在看的书自二楼扔出窗外,然后不管那时已是凌晨四点,气冲冲地跑到父母房里想与二老讨论此事。
所有观众看到这场戏的时候都笑了,笑派特真是个疯子!
然而,当观众在笑过之后,仔细回想派特滔滔不绝的那段话,就会发现他确实异于常人的言之有物。
一般人经常以膜拜的心态阅读经典,总觉得被奉为圭臬的大师说什么都是对的,可派特却以自己的人生观来读。
他不喜欢历经坎坷的男女主角最终没有圆满的结局,他认为人生已经太多风雨,为什么不能给努力的恋人一点希望呢?
阅读这件事本就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会随着自身经历而有不同感受。如果只看派特超乎常理的行为,大多数人肯定摇头,将他看成不定时的炸.弹,有多远闪多远,庆幸的是,帕特有一对深爱他的父母,虽然对他偶尔因偏执而失控的行径大感头痛,但他们始终与派特在一起,不但没有把派特看成病人,甚至为了帮助他恢复正常生活大费苦心。
因为有将他看得比全世界重要的父母,所以派特的人生,并未因一时失控而跌入谷底,他没有丝毫绝望,即便他确实异于常人,他因常人的善意对待,而深信乌云背后定会有一线之光。
这样的派特是幸运的!
人之所以对世界绝望,往往是如影随形的孤独感所致。“异于常人”在制式化的社会通常被看成严重缺陷,在少数必须服从多数,多数却未必会尊重少数的世界,像派特这样与众不同的人,注定倍感孤独,而孤独,才是让人活不下去的真正原因,有了幸福感,再糟的人生都能拨云见日,这世上,唯有幸福,才能让人不再孤独。
派特注定不是孤独的,这也是整部电影有意思的地方,因为不只派特是怪咖,女主角蒂凡尼更是怪咖中的怪咖,她完全不在乎旁人眼光,比派特更容易情绪失控,也因做过非常人之事被迫进行药物治疗。
两个同病相怜之人特别容易惺惺相惜,因此他俩很快成朋友,而人的自信很奇妙,往往建立在比自己更糟的人身上。
所有人皆认定派特是疯子,派特也知道自己确实与一般人有段差距,但他一遇上比他更疯的蒂凡尼后,就觉得自己正常多了,还不知不觉产生了优越感。
还是餐厅的那场戏,蒂凡尼对派特谈起她不堪的过往,派特深感兴趣,不断追问,可是等到蒂凡尼说完,派特却又不愿别人知道他与蒂凡尼为伍,蒂凡尼顿时火冒三丈,旁若无人般地大发飙后,甩头就走。紧追而出的派特急欲解释,蒂凡尼却一针见血地说道:“我对你敞开心扉,你却对我品头论足!”
相信很多观众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都会觉得这女孩儿说出了许多人的内心话。
这也是为什么人越大越难拿下内心的面具,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谨言慎行,才能减少受伤的机会。
很少人会像派特与蒂凡尼这么直接,直接的话乍听很伤人,但真正能伤人至深的是,除了你之外已人尽皆知的关于你的坏话。
人与人之间维持表面和谐,并不代表完全认同对方,而是怕有些话说了不但对自己无益,反而会造成彼此更大的隔阂。
隔阂,有时是无法理解,有时是不愿理解,不管是什么,共同的答案其实只有一个:无心。
无心了解,自然难以跨遇藩篱。
如果可以坦然相待,谁想虚伪以对。
由此看来,旁人的眼中的怪咖,其实一点儿都不怪,怪的是,这个容不下与众不同的所谓“正常世界”。
人生确实如戏,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独一无二的剧本,无论跌宕起伏或平淡无奇,人们都无法独力完成自己的剧本。
派特的剧本之所以幸福圆满,是因为他拥有满满的爱,那些爱,让他在经历深刻的伤痛之后,还有勇气重新相信“爱”这件事。
每个人表面看来都很正常,但在内心深处,人们有时候都是“派特”,都有因过于偏执或专注而无法自制的时候。
所幸人们身边也许会有一个“蒂凡尼”,她一点儿都不完美,甚至有时候比派特还糟糕,但她总会在派特转身想逃之际,稳稳的站在派特面前。
她有时叨念不停,有时静默无语,在派特什么都不确定之际,唯一肯定的是,她是他走到哪里,始终如影随形的那道光。
如果没有“蒂凡尼”,至少还有不离不弃的“派特父母”,他们也许永远不能理解派特的偏执,但他们愿意以欣赏的角度看待派特的与众不同。只要他们存在,就会有源源不绝的力量支撑软弱的派特,让他即跌入谷底,都不放弃自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