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第四个是腹满,我的理解是,湿热阻滞气机,所以会导致腹满,通常会食欲不佳,严重的会有便秘。” “第五,渴饮水浆。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湿热互结,津-液不化,其二则为热盛伤津所致,其中又为第一个原因为主。” “最后一个是心中懊恼,我认为是因为湿热互结,郁热扰心所致。” 听到这里,杨主任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紧接着若有所思道:“所以,张医生,你是抓住了心中懊恼这个主证,才使用的栀子豉汤?” 话音刚落,又摇了摇头,自我否定道:“不对,不对。小孩子还太小,自己也描述不出这种感觉呀,而且,我记得你好像也没有问。” 张景微微一笑:“没错,我确实没询问。杨主任,请先别着急,听我慢慢来分析吧。” 张景喝了口水,继续说道:“《伤寒论》中,阳黄,也就是湿热发黄的治法为清热利湿退黄,包含有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三个方证。” “其中茵陈蒿汤由茵陈蒿、栀子和大黄三位药组成,历来被医家公认为治疗黄疸的第一方。当然了,我是不赞成这种极易先入为主的提法的。” 张景稍顿了顿,继续说道:“分析其组成方药,功效以清热和利湿并重,故用于湿热俱盛之黄疸。” “而栀子柏皮汤以栀子伍黄柏,外加一味炙甘草,以清热为主,兼有退湿之功。故适用于湿热黄疸属热重于湿者。” “最后一个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伤寒论》第二百六十二章: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该方原本专为阳黄兼表证而设。只不过,如今也多用于荨麻疹、湿疹,及各种瘙痒性皮肤病等。这是题外话,我们暂且不谈。” “现在就来说说,我为何认为栀子豉汤可以治疗616床患儿的黄疸之证。” 重点终于来了,众人立马竖起了耳朵。 “首先,我来说说,通过望闻问切得到的四诊结果。”“患儿巩膜黄染,身黄如橘子色,口不欲饮,纳差,大便正常,小便黄,舌质红,苔薄腻微黄,脉浮滑,左关略数。” “按照传统的脏腑辨证方法,这个病案首先可以诊为肝胆病之阳黄证,初看黄染程度,如果把脉象误诊为滑数脉,就很容易想到治疗湿热并重的茵陈蒿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