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金玉可为田中粟(五)-《宋曲》


    第(2/3)页

    陈越走出范府门前的酒楼,前来迎送玉牌的西子楼工役已经散去,范仲淹的家宅周围算的上清冷,平rì里除了上范府拜访的客人,人流并不密集刚刚来的这家酒楼估计也就是做做范府的生意,前来拜遏范仲淹的人大多都只能在门前递上拜帖都hòu借鉴,浙西一路之长,想必想要来碰碰运气的人也能支持的起这家酒楼的rì常开支。

    走出巷道,再转过一条街,街市的喧嚣吵闹就陡然传入耳中,杭州的繁华富庶此时正笼罩在一片yīn霾之下,只是普通的百姓除了抱怨两声粮价的上涨之外还并无所觉,一切都如原先一般一派盛世景象。

    陈越叹了口气,之前他也不过是有些猜测罢了,毕竟只是一个不足二十的少年,就算拿出几首让人惊艳的诗词,也不会有了解内情的人去告诉他实情,刚才一番交谈,没想到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路过文福记时,陈越将罗良叫了出来,让他陪着自己一起回到陈家。

    罗良虽然不知道东主找自己什么事,但看到陈越的眉宇间有一抹凝重代替了往rì一贯的风轻云淡,也知道是有重要的事情找他吩咐,便跟在后面不再多言,一路随他走到陈家的院子里。

    回到房冇中之后,陈越又让纤儿去喊陈奇过来。他是准备将文福记近rì的获利都拿出来去外面购粮,这件事情想必范仲淹等人都已找人在做了,只是顾及民心没有让外界知道,现在出去购粮,等粮食运到也至少要一个月之后,待饥荒真正爆发开来,朝廷才会拨粮下来,这批粮食能早到一些。

    文福记的获利加上拿西子楼作抵,统共能买到的粮食也不可能超过一万石,还要扣去路上车马运费,真正买到的粮食就更少了。与杭州的百万人口比较起来不过杯水车薪,当然这些粮米他自有其他用处,总要撬开粮商的指缝才有可能解决眼下的事情。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陈越并没有以天下为己任那么广阔的胸怀,但身边的人有难他还是愿意搭一把手的,况且此事对他来说也不是一个赔本的买卖。事成之后能在士林上层赚得不低的名声不说,西子楼以及玉牌的影响力也几乎可以说是一蹴而就。节省了大量造势积累的时间,而且就算粮米到时候是平价卖出,相比之下也是有不少的赚头的。

    罗良到陈越手下已有两个月的时间,期间耳濡目染加上陈越的亲自教授有不小的长进,作为文福记的现任掌柜。也有了一点人脉声望,但要他去做这件事还远远不够。

    陈越自己不愿出面,那让陈奇来做就最好不过,虽然他各方各面都还远未成熟,处事上甚至比罗良还有不如,但好歹是杭州凤凰巷陈家的子弟,扯着虎皮做大旗,有这天然的优势办起事情来也要比罗良方便许多。而且陈奇在文福记也有一成的份子。让他参与也不虞其他。再加上罗良的辅助,总不会将事情办的太难看。

    等了一刻钟的光景,纤儿又独自跑了回来,气鼓鼓地说道:“明明看到七哥儿在家中闲逛,跟他说少爷请他过来时却又推说要回去读书,再三相邀就是不肯过来。”

    陈越拍了拍额头。这陈奇怕是以为自己又要他“担责”了,自从还了那三贯钱。还久一次也没敢来自己这边过,不过这次倒确实是要他担些责任。无奈站起身要亲自去找陈奇,又转身对罗良道:“罗哥儿跟纤儿去取一百贯钱,随我一起去找七哥。”陈越当初受伤刚醒来的时候家中安排了纤儿来服侍他,自是觉得女子细心,后来陈越用的惯了便没有再安排书僮小生过来,陈越也觉得没有必要,不过这时候要搬重物,一个女子就使不上劲了,还是要罗良去帮忙。

    陈越让两人去取钱物,自己独自先来到陈奇的院中。在院门外停留片刻,见院中并没有什么声音,就推开院门走了进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