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冲突-《理想年代》


    第(2/3)页

    但是,川岛的这个军部暴走式计划,受到日本国内中稳健派的批评。他们认为,这种政策容易引起与欧美列强矛盾的激化,不赞成的呼声很高。

    当然,高山大佐和军备表现的这么热心,原因关键就是关东都督府可以借此计划,压满铁和领事馆一头。这是日本在满洲遗留已久的“三头政治”问题。早在满铁设立之时,儿玉和后藤就主张在中国东北实行“满铁一元化”的殖民体系,并将鲜铁划入满铁经营范围,企图同时推进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殖民地化进程。但由于日本政界意见不一,未能实现,而形成了关东都督府、满铁和领事馆的三头政治殖民体系,矛盾存在已久。

    既然被问,伊集院公使毫不客气的说道:“高山君,外务省制订了《关于对华外交政策的纲领》,其中“关于满蒙的方针”,规定为“以我现有的地位为基础,在经济方面确保和平的发展”。其主要内容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使既得利益永久化,即解决租借地和南满铁路等的租借、使用延长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向辽西和东蒙及北满扩大新利益。其首要的一条,就是计划新建一条从南满铁路的四平街向东蒙的洮南府的铁路。这些完全通过与软弱的中國政府交涉得来,所以你们在没有接到内阁任何训令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这样的行动,是不是最符合帝国利益地?本使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帝国…………还需要积蓄力量啊!辛亥革命标志中国民智已经开启,汉冶萍合办的失败就是证明,如果此时一旦行事,也许就会发展到以国运相赌!”

    高山大佐微笑不减,静静的听着他的话在安静半晌之后才轻轻道:“伊集院君。您的确是忧心帝国的国士啊…………在我国当局和日本志士中的内田良平一派,主张援助中国革命,以达到满蒙问题的解决。在孙逸仙多次来日,风尘仆仆地为筹划革命奔走时,他们曾经表明过诸如下列意义的话:“日本若给革命党以援助,革命成功时,中国可以把满洲让与日本。”但即使中国不信守诺言放弃满洲,起码可以期待与中国之间转为容易地达成协议,把满洲划为日本势力范围,以消除远东的不安因素。然而由于老奸巨滑的袁世凯登上政治舞台,遂使他们的期望化归泡影。“日本可能乘中国内讧之机,夺取满洲,必须速停内争,对抗日本。”这一来,袁世凯反而利用了满洲问题,与革命妥协,自己攘夺了大总统的宝座。因此,与孙逸仙的约言成了一张废纸,而外交部期待的满洲问题的顺利解决完全失败。犬养毅大人和头山满先生亲自去了一趟南京,也没有任何的收获。”

    看到伊集院公使难看的脸色,高山大佐继续保持微笑道:“革命结果,如今已经明朗,终于使枭雄袁世凯坐收渔翁之利。国民共和国建则建矣,但中国并未得到拯救,远东的形势并未得到改善,且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可喜的转变。迄今为止,对革命党抱有同情的许多日本志士们,已经对中国人的心里状态产生了深刻的怀疑与不信。并且回归到冷静地**自主的立场,重新考虑中国问题的动机。”

    听到这里,伊集院公使已经浑身的不自在。

    “川岛军从一开始就不与主张援助中国革命的那一派共同行动。他认为即使革命党打下了天下,中国也不会成为统一与新生的国家,所以不主张靠革命来解决中国问题。”高山大佐的语调轻轻的。

    川岛将身子深深的伏下去,娓娓说起解决中国问题的办法:“中国人是为五千年来旧文明所腐蚀透了的民族,其社会的结合力完全消失殆尽。打一譬方来说,四亿民众恰如一盘散沙,砂粒的个体是坚固的,是不易粉碎的,但其粘着力却完全丧失了。即使把多数的沙粒集聚在一起,硬使其结合起来,亦不会形成一个坚固的团结体。”

    在座日本人全都点点头,伊集院公使也不列外。

    川岛继续说道:“中国人的利己观念,即它维护个人利益的思想特别突出,这是日本人远不能比拟的。即就今日来说,中国人是一个不能以社会的团结力自动行动起来的具有亡国性格的民族。只要这种民族性格存在,不论任何人上台,施行什么样的政治,谋求统一,殊难成功。但是,若听任自然趋势的发展,置诸不问,其亡国的病证不但与日加深,中国终将陷于为列强瓜分的命运。并且日本也会因瓜分中国领土问题与欧美列强之间,引起摩擦斗争,在国际关系上愈陷于困难地步。那样一来,则日本必将陷于困扰的境地。如果日本势力发展起来,侵陵了其他国家的利益时,必然招致白种人联合起来对我进行突然反击的局面。”

    “再则,假如袁世凯的政治手腕得心应手,中国秩序得以恢复,统一大业得到完成,中国或许可能免除列国瓜分之祸。但情况果真如此,则满蒙地方当然成为中国之版图,日本则将更加无法在满蒙扩充其本国利益。”

    川岛说完,直起腰杆,与伊集院平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