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433章 长孙皇后的敲打-《贞观无太子》
            
            
            
                
    第(2/3)页
    杨家用这种方式资助他读书,如果王玄策真的他日考取功名,他杨家自然赚大了。
    至于后来,殿下在泾阳折腾了一番后,杨家、王家、李家皆归附于殿下,王玄策也就顺势归附了殿下。
    而在大明王廷发家之际,这王玄策因为出使契苾部,促成了契苾部的归顺,凭借此功,一跃成为大明王廷的礼部侍郎。
    说起来,这家伙也是真的好运,纵使他真是一匹良驹,没有殿下这位伯乐,只怕也取不得今时今日的成就。”
    李二点了点头,说道:“倒是有些本事,如此说来,西域诸国突然反戈一击,定然和这个王玄策脱不开关系。”
    “想必定然如此。”密谍司的老家伙说道。
    李二看着拿在手中的信函,有些好奇地说道:“他究竟是怎么说服西域诸国反戈一击的?”
    对于这个问题,李二是百思不得其解。
    但越是想不明白的东西,就越能让一个人魂牵梦萦。
    当然,作为帝王的李二是不会为了这点儿小事儿而有什么执念的。
    就这个问题,他早晚会弄清楚的,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对了,阿史那咥力呢?他怎么回事儿!”李二又问道。
    “说起阿史那咥力,属下也有些难以理解。”密谍司的老家伙也是一脸的不解,“按照之前的消息来看,阿史那咥力是盯上了大明王廷的工匠,在战前就和慕容伏允约定好了,只要拿下了大明王廷,日月山的工匠都归他。
    结果他却突然反戈一击,实在是出人意料。
    而且,我们并没有发现殿下的人接触过阿史那咥力或者西突厥的其他人。”
    李二捏了捏下巴,也陷入了沉思。
    良久,李二笑了笑,道:“朕大概想明白了,这阿史那咥力应该是被高明折腾出来的动静吓着了。
    这家伙,本身就抱着打秋风的心思挥兵南下的。
    不管是对高明还是对慕容伏允,他的灵活性倒是很强,说到底,就是骑墙看风向,谁的风向好,他就帮谁。
    反正什么说辞都有。
    这家伙,还以为他会让高明吃点儿苦头,结果……哎。”
    当初阿史那咥力的动静,李二是知道的,但他并没有做什么。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李承乾发展的太顺利了,人生没有点儿失败怎么可能成长?
    所以他对于慕容伏允还有阿史那咥力的勾连其实是乐见其成的。
    至于说大明王廷真要打废了怎么办?
    打废就打废了呗?
    跟他有什么关系。
    ……
    后宫,长孙皇后暂且还没收到消息,也不是长孙的消息滞后,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李承乾和慕容伏允开战之后,长孙过于担心,所以后宫的氛围都有些压抑。
    当然,这其实不是长孙的本意,但作为后宫之主,她的心情就是后宫的晴雨表。
    “娘娘,越王求见。”
    正忧心忡忡的长孙皇后听到是李泰来了,当即勉强的挤出一个笑脸,点了点头。
    不多时,李泰就走了进来。
    本就身宽体胖的,加之冬天也没什么事儿要做,结结实实的养了一层膘出来。
    不过看着他胖嘟嘟的,倒是蛮喜庆的。
    “孩儿给母后请安。”
    “快起来吧。”长孙看着自己这个胖嘟嘟的儿子,也是会心一笑。从日月山回来以后,这孩子就给她省了不少心,“看你这胖的,上楼梯都费劲儿了吧?”
    李泰闻言,憨厚地笑了笑,道:“胖点好,到了冬天的时候,谁冷谁知道啊。
    对了,母后,孩儿今天是来给母后报喜的!”
    “报喜?报什么喜?”长孙宠溺地薅着李泰的头,随意问道。
    对于李泰能报什么喜,她倒是没当回事儿。
    不过李泰却是笑了笑,道:“母后听了后,定然会喜出望外。”
    长孙还是如古井无波一般,倒是没什么反应。
    李泰见状,自己就忍不住了,当即就站起来说道:“大哥赢了!母后,伱知道么?大哥已经大败了慕容伏允,拿下了整个吐谷浑,如今吐谷浑的主人是大哥!”
    原本还古井无波的长孙皇后听到这话后,整个人都呆住了。
    赢了?
    真的赢了?
    她提心吊胆了这么久,担心了这么久,真的赢了?
    “消息可靠么?”半晌,长孙皇后这才问道。
    李泰肯定地点了点头,说道:“千真万确,如今整个长安都在议论这个事儿,半个长安城都知道了。
    这消息不单单是各家的商队带回来的,河州,洮州都有捷报送回来。
    大哥哥不单单是赢了,听说还阵斩了慕容伏允,如今,大哥已经成了那片土地上当之无愧的王!”
    说完,李泰是一脸的羡慕。
    那可是李承乾一刀一枪打出来的,真的很让人神往!
    长孙听他说完,也是一脸的与有荣焉,原本愁云密布的脸上终于再次露出了难得的笑颜。
    不过长孙毕竟是大唐的皇后,纵使是高兴也不会像其他女人那般大呼小叫,只是淡淡地说道:“青雀,你帮母后写一封信,向你大哥道个贺。”
    “好的,母后。”李泰闻言,当即就应了下来。
    其实他懂的,长孙让他帮忙写信,不过是想他和李承乾多一些交集,换句话说,就是多培养一点儿兄弟情义。
    如今李承乾势头正盛,未来只要不出大的意外,这个皇位就落在他头上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