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好风凭借力-《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3)页
    一顿小宴持续了近两个时辰,一直到酒干肴尽。
    黛玉突然说道:“当年琮三哥做了那首卜算子,名传神京,可这几年从未见你有新作,可是藏拙,有了好的不拿出来给人瞧。”
    贾琮听了这话一愣,这几年他将四书五经读得通透,心思都在科举上,而大周的科举也没有试帖诗一项。
    这两年他为了专心读书,不愿多惹招摇,便再没写过诗词。
    再说心中有那些锦绣,寻常诗词哪里会在眼里,自己挖空心思去做,也不过是东施效颦。
    探春笑道:“林姐姐的话正说着了,这两年也没见三哥出新作,今日你独占鳌头,得了案首,正该诗以言志一番。”
    贾琮见黛玉和探春兴致勃勃,迎春李纨甚至小惜春似乎也有期待,也不好扫了大家的兴致。
    便到探春书案前,取纸研墨,提笔就写。
    临江仙.柳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黛玉探春等见他竟毫不思索,个个脸色惊讶,也不知琮三哥是才情绝世,还是早有腹稿,竟是想都不想提笔就来。
    等到贾琮写完,黛玉探春等围着朗诵,只觉得这首临江仙写的丝丝入扣,似乎能侵染入心田。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真真妥帖,不就是琮三哥这些年刻苦用心的自诉吗。
    贾琮暗叹:曹公,对不住了。
    这首词中那几句,和他这几年境况相近,也算是应景了。
    ……
    第二天上午,保龄侯府、忠靖侯府,还有其他与贾家交好的官宦勋贵都来人上门道贺。
    本来贾琮想在贾府呆几天便回洛苍山,可如今他是主角,这些上门道喜的很多非富即贵,总要他这个当事人接待一番。
    于是回山读书的事就耽搁了下去。
    当然其中还有他不知道的事,保龄侯上门道贺的可不是家人,而是保龄侯夫人陈氏。
    她甚至在贾母面前提到了史湘云的婚事。
    史湘云自小父母双亡,是由史家二房抚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