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朱瞻基改革开始-《大明威宁侯》
第(3/3)页
宣宗皇帝再次发问,众臣此时低着头,没有人愿意再说话,谁也不愿意去触这个霉头。虽然都反对,但没死谏的勇气。因为最有勇气的李时勉沉默了。
最后,朱瞻基把目光望向了大学士。
杨士奇才道:“陛下,士绅不当差,千年来的规矩,若贸然施行,则无人有上进之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士绅也是天下百姓之一,如果他们都反对,后果不堪设想。”
朱瞻基望向蹇义:“蹇老,你说呢?”
“臣以为,陛下初登大宝,有作为的心,是值得赞扬的,臣等仿佛看到了大明强盛的未来。但徐徐图之,事不可急,请陛下三思。”
朱瞻基点头:“既然几位大学士都觉得不行,那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就此作罢。”
见陛下从谏如流,大臣满心欢喜,总算熬过去了。
就听朱瞻基又道:“朕既然当了皇帝,觉得不能碌碌无为,士绅一体当差纳粮不可行,但朕觉得,一条鞭法不错。朕还是太孙的时候,去地方视察,就发现很多地方税务混乱,重复交税,苛捐杂税,民不聊生,所以大明朝立国以来,百姓叛乱的,不下十起,最大的,莫过于永乐十八年白莲教叛乱,官兵损失惨重。所以朕吏治革新,实施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简化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各位爱卿觉得如何?”
大臣们面面相觑,这改革是好,可是这样一来,税务透明了,他们就钻不了多少空子了,少了好多油水。可要是再反对,陛下愤怒起来,脑袋可就不饱了。
“陛下英明。”大臣们思量再三,同意陛下改革。
朱瞻基坐正身子,他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这是驾驭群臣之术,如果一开始就说简单的,百官你一言我一言,啥都做不成,一开始最难接受的,他们纷纷反对,等再提出简单的时,他们就不敢再反对了,谁的心里都有一杆秤。
宣宗道:“李骐。”
“臣在。”
“既然要改革,就以南京为试点。特命你到南京,督查改革的事,不要辜负朕的期望。特赐上方宝剑,凡有宵小,杀无赦。”
李骐高声回答:“臣一定竭尽全力,完成陛下的重托,助陛下为我大明开创盛世基业。”他志得意满,坚定的站在陛下立场他赌对了,目空一切,现在那些大学士,也只能排在自己身后了。
他的老师,曾经最看好他的杨士奇,深深摇头,感到了十分的危机。
:。:
顶点地址:
移动端: 感谢您的收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