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来了群卖石头的(五千字)-《獒唐》
            
            
            
                
    第(1/3)页
    武承嗣、武三思,还有李旦到底惹了一个什么,他们还真不太知道。
    可是,他们很清楚的是,从今往后,多了一个开府设馆的太平公主,那才是真的让人头疼的事情。
    ......
    开府,说白了,就是公主皇子、皇亲贵戚成年之后搬出皇宫,设立府邸。
    设馆,则是这些爱好文学的文艺青年,仗着自己位高权重,钱多的没处花,就网罗一大批人才,专门研究经史子集,汇编著书。
    表面上看,开府设馆并没有什么特别,别说是太平公主,就算是个郡主、国公之类的爵位,也可以建设府邸不是?
    但是,实际上,这四个字是极不一般的。
    因为开了府,就要有家官属臣。名为朝廷委任,可是实际上就是家将家臣。
    而设立文馆,就要网罗人才,形同结党,且是官方承认的结党营私。
    尤其是在大唐,开府设馆更是有着另一层含义。
    当年,李渊立李建成为太子,觉得亏欠李世民,让他设立了秦王府。
    后来的事不用多说,所有人都知道,一个玄武门之变,李二公子不但把大哥干掉了,而且连老爹李渊也没放过。
    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只要是在唐初叫得上名号的能人,秦王府里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再后来,李世民让李泰开府设馆,著书研学。然后,李泰又开始网罗人才,与东宫对扛,逼得太子李承乾不得先下手为强,造反篡位。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太平公主、李裹儿,也都是靠开府设馆才逐渐显露峥嵘的。
    太平盛极之时,满朝文武大半是她的党羽。
    说白了,这就是专门用来制衡东宫,或者接替东宫太子之位的。
    谁能开府设立文馆,谁就能在朝堂之上有话语权,甚至染指储位之争。
    特么武承嗣和武三思处心积虑的为了什么?为的不就是那个皇位吗?
    结果,他们还没冒头呢,太平却捷足先登了。
    其中三味,估计只有他们自己能够知道了。
    ......
    且不说殿上三人是什么滋味,武老太太又是怎么想的,只说太平公主。
    其实太平早有府邸,可是之前的她从来没想过要涉足朝堂,所以府中属官都是老太太随意派遣的闲官散职。
    比如,陈子昂。
    但是,现在不同了,武则天明确地准她开府设馆,也就是把选官用人的权利交给了太平自己。
    甚至从今往后的“明经”、“进士”两考,太平公主也不再是旁观者、局外人,她可以把自己举荐的人选上去,这样的权力不可谓不大了。
    别看咱们的公主殿下现在放眼朝堂举目无亲,一个帮手都没有。
    可是,最多七八年的工夫,只要再经历两次举试,那从公主府走出去的属官、进士,还有进士属官背后的家族、势力将会极为庞大,将会是朝堂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吴宁万万没想到,太平公主在时空之中绕了一个圈,最后还是回到了原本的轨迹。
    而且,比原本历史之中的太平更早、更快、更加的迅猛。
    甚至,更为老练通达!
    别忘了,太平是吴老九亲手教出来的,谁知道这个女人黑化之后到底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
    当然,咱们的公主殿下此时完全没有心思想以后的事情。
    回到府中,太平就把自己关在房中,默默垂泪。
    吴宁真的死了吗?
    下山坳那些,憨厚、淳朴的农家男女也真的死了吗?
    尽管她不相信吴宁会那么容易死掉,可是,武承员言之凿凿,又让她发自内心的为吴宁,为下山坳哀戚。
    “你若去了....”
    “谁还帮本宫出谋划策?”
    “谁还能挡在本宫前面?”
    正想着,“殿下。”
    房外的宫人一声告奏。
    太平凝眉向门口一望,先是擦了擦眼角泪痕,这才冷声喝斥:“本宫不是说了吗,谁也别来打扰!”
    “殿下恕罪,实在是事出突然。”
    太平极不耐烦的一问:“什么事!?”
    “府外有个外乡人,说是从襄州来的,连拜贴也没有,却是非要求见殿下。”
    “小的扭之不过,又怕真是殿下故人,只好斗胆禀报。”
    “不见!”
    “是。”宫人颤声欲退。
    “等等!!”
    却是太平一下反应过来,襄州来的?故人?
    “那人可留姓氏?是何样貌?”
    “回殿下,那人姓孟,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衣着还算得体,不像是冒认的歹人。”
    “姓孟?”
    “老者?”
    太平暗道:这不就是襄州的那个孟老丈吗?他怎么来京城了?不会是来攀关系的吧?
    在太平的印象中,孟老头儿极善钻营,让他结识了这么多皇亲贵胄,怎么可能放着不用?
    前来拜谒,合情合理。
    当然,如果是这样的话,太平是不会见他的,只得说孟老头儿这个高枝攀的有点过了。
    你去依附别人还说的过去,直接就妄想和公主殿下攀关系?简直就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可是,不见似乎又不行,太平隐约觉得似有蹊跷,这个时间太巧合了。
    遂道:“让他进来吧,带到这来。”
    “是。”
    不一会儿,宫人领着来人进到厅内。
    此时,太平已经平复了心绪,稳坐堂中。
    一看,真的就是那个孟家老丈。
    待孟老丈见了礼,太平这才问道:“孟家老丈,怎么到东都来了?难道,孟家的生意已经做到洛阳来了?”
    说完,太平公主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孟老头儿。
    说心里话,她不希望自己一语中的,希望面前这老头儿能带给她点别的惊喜。
    而孟老丈果然没让太平失望,“殿下说笑了,小老子可没那么大的本事,把手伸到京城来。”
    “此次千里而来,只为给殿下送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只见孟老头儿探手入怀,取出一张商契捧到太平面前。
    “有人让小老儿把这张商契交给殿下。”
    太平接过一看,“!!!”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他....什么时候交给你的!?”
    “十天前。”
    十天前?
    十天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