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章 众生相-《獒唐》
            
            
            
                
    第(2/3)页
    可是话说回来,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要好。
    再说,这二人如果明里暗里与自己站在一边,那一众清流之臣多多少少会少找他的麻烦。
    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想想朝堂上存在几方势力?
    李氏皇族、清流之臣、关陇门阀,他武承嗣,还有武三思,外加一个实力最弱的太平公主。
    现在,李氏一支主要看这两兄弟;关陇门阀因为世家之案的关系,大气都不敢喘;而以狄仁杰为首的清流,又心向李氏。
    也就是说,李贤、李显与他结盟,那就等于李氏、武承嗣、清流合为一众,朝堂上只剩武三思和太平公主。
    所以,这个买卖可以接。
    想到这里,武承嗣笑了。
    “二位皇弟说的哪里话?我们本就是兄弟,此言可是见外了呢!”
    “放心!只要有我武承嗣在一天,这朝堂之上,谁敢动两位皇弟一根汗毛,都要过我武承嗣这关。”
    言下之意,这个请求,我接了!
    当然,至于李贤所言真假,武承嗣根本不在考虑之内。
    还是那句话,要立他的是武则天,老太太在上面顶着,他什么都不怕!
    ......
    眨眼之间,三人已经达成暗盟。
    见李贤、李显露出舒心之兆,武承嗣微微一笑,戏谑道:“说吧,贤弟这个时候与为兄说这些,应该不会别无所求吧?”
    武承嗣还是比较会做人的,李贤来“主动投诚”那肯定得给人家一点好处。
    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而李贤尴尬一笑,“皇兄说的哪里话,我兄弟二人句句肺腑,可没有二心的。”
    呵呵,嘴上说的大气,可是问题是,你尴尬什么?
    尴尬就说明问题了,说明你还是有所求,只不过不好开口罢了。
    “诶~~!”武承嗣大发的一摆手,“为兄还不信任你吗?可该说的还是要说。毕竟咱们现在同为一气,帮你就是帮我自己!”
    “这....好吧!”李贤为难道,“小弟得到消息,似乎梁王要举荐宋之问入相?”
    “明白了。”武承嗣点头,原来是为了相位之争的事。
    “皇弟可有人选?”
    “这......”
    李贤笑道:“小弟哪有什么人选?只不过是不想梁王人的人上去与咱们为难罢了。”
    “倒是狄公之前提的那个张柬之,似是良臣。”
    “当然了!”到最后,李贤还不忘加了一句,“当然,如果皇兄有合适人选,那就更好了。”
    武承嗣一翻白眼,我有什么人选?我都要当太子的人了?
    说来说去,不就是想让张柬之上去嘛!
    武承嗣一阵腻歪,心中吐槽这哥俩格局也是不高,一个张柬之能改变什么?什么也改变不了!
    琢磨了一下,本来吧,宰相人选这个事儿他不想插手,可是现在看来,送个顺水人情也不错。
    “好吧!”最终点头,“若有机会,为兄会在陛下面前觐言一二。”
    “不过,能不能成,还得看陛下心意。”
    李贤闻之大喜,“如此甚好,多谢皇兄!”
    “对了。”武承嗣话锋一转,皱起眉头。
    “按说,狄相举荐,陛下多半会听,怎么就黄了呢?”
    李贤摇头,“谁知道呢?母皇心思,无人可揣啊!”
    不想,武承嗣凝眉多了一句嘴,“难道,宫里传出来的消息是真的?”
    “嗯?”这回轮到李贤生疑了。
    愕然道:“宫里....什么消息?”
    “你不知道?”武承嗣一挑眉。
    “原本换相之事陛下早就有了计较,私下里也问过两次我的看法。我观陛下心意,那时候是很倾向于将豆卢钦望升至相位的。”
    “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几日前,宫里传出消息说,穆子究入宫与陛下长谈,说什么垦拓四边的调调,深得陛下心意。”
    “之后,陛下就换了心思,不选豆卢,连张柬之也没了兴趣。”
    武承嗣一摊手,“之前我还在琢磨,这个穆子究还能左右陛下选相的决断?颇有几分不信。可是现在看来,多半是这个穆子究弄出来的麻烦了。”
    “......”李贤愣在那里。
    这些事儿,他还真不知道。
    “诶?对了。”
    只闻武承嗣又道:“为兄听说,你和穆子究关系匪浅,这事你不知道?”
    李贤茫然摇头,“不......不知道。”
    李贤还真没想到,选相之事是穆子究给搅黄的。
    “唉!!”武承嗣长叹,“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惋惜摇头,劝李贤道:“江湖术士,实不足信,皇弟以后还是小心着点为好!”
    见李贤眼中很是迷茫,武承嗣不着痕迹地扬起嘴角,“算着时辰,陛下应该快到了。为兄先出门一步,二位皇弟要不要一起?”
    “这....”李贤仿佛还没从失落中脱身,“皇兄先去,我二人随后就到。”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