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来这些关于他叛国的说法,已经在西魏的百姓中“广为流传”了。 沈临烟听着就冒火,明明这事就是秦御鸾栽赃陷害,闹起来也不过是个乌龙而已。 况且秦御鸾也已经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给秦折玉道歉了,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叛国的罪名是乌有的吗? 刚想上前制止几位大娘,就被秦折玉拉住了。 “你拦着我干嘛?我非得跟她们好好说道说道,不知道舆论这东西害死人吗?”沈临烟为秦折玉打抱不平。 “现在你上去跟她们争辩,也是逞无用之功。”秦折玉说。 “想要堵上她们的嘴,单单靠我们是不行的。” 说着,将燕承瑾和沈临烟拉到一处没人的地方,降低了些许声音。 “这件事貌似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简单,还需要好好调查一番。”秦折玉说。 于是,带着这点线索,三人回去后动用暗卫彻查舆论之事到底是出自谁之口。 而在调查过后,得知这件事情仍旧与秦御鸾脱不了干系。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秦御鸾不是已经道歉了吗?”沈临烟闷闷道。 “看来,秦御鸾虽然当着众位大臣的面道了歉,却并未将证明我清白之事宣告天下。”秦折玉皱眉。 “是想蒙混过这件事,好让西魏的百姓以为我还有叛国的心思。” “渐渐失去百姓信任的人,也就没有资格跟她争夺那个位置了。” 他想到的唯一可能就是这个,若是真的想证明他的清白,为何不将乌龙说清楚? 对此,秦折玉很是气愤,秦御鸾的手段未免太过于下九流了。 但秦折玉没有将自己查到的事捅到前朝去,免得闹出更多的舆论。 而在接下来的日子,秦御鸾也没顾得上怎样去对付这个弟弟,因为被旱灾之事缠住了。 西魏本就地处沙漠边境,气候炎热,若能时不时地来几场大雨,干湿正好,倒也不失为一个风景秀丽的国家。 可近几年来,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西魏连年没有大雨甘霖,一些土地因严重缺水早已干裂了。 河流也渐渐干涸,缺乏了水源,农民的耕作,日常的作息都成了问题。 不仅得顾全家中人口的生活,还得往国家上交税收,百姓民不聊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