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 四连踏上征程,西线六军先头部队已然全部派出。 就此大战来临之际,且看西线指挥部。 西线指挥部里,彻夜思索战策。 “现在,中-央已经明确,停止休整,立即组织第三次战役。” “坚决打过三八线!” “米军一线部署的兵力,经过我们初步侦察总结,是十三个师。” “加上他们的二线部署的兵力,预计有三十五万人。” “咱们现在..” “满打满算,加上北朝军队,还不到三十万..” “咱们是往南拱啊,越往南拱,这个后勤补给线就越长。” “现在后勤补给线,将近翻了两倍。” “遭到敌人空军打击的强度,也翻了两倍!” “实事求是地讲..” “我军现在是人困马乏,粮弹短缺。” 参谋们议论纷纷,多为诉苦言语。 或许众人更希望的是能休整,但是事态有异: “我们不能总是站在军事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应该讨论的,它不是打不打..” “而是应该讨论如何打,如何把这个仗打好!” “这不是一场表面层次的战斗!” 此刻,第三次战役的战略目的隐约浮出水面。 这不只是一场攻城夺地的军事战役。 更是一场政治意义上的战役。 政-治深浅或许难以为人理解。 且提一个小知识: 此时的联合国某会上的华夏席位,还是运输的大队坐着。 【某联合:“俺们几国签了一份协议,你先三八线停下来,咱们好好谈判。”】 【华夏:“我们没有签过的纸,就是厕所的屎。”】 新华夏在这米国一家独大的某联合里,没有平等政-治权利。 只有战斗。 顽强地战斗。 新华夏才能赢得全世界的尊敬! 这才是这场战斗不得不打的真实理由! “三八线,是非跨过去不可!” “大家谈谈,这条线,该怎么跨?” “三八线以南,是李成晚早前着重经营的地带。” “现在,他们在横贯整个半岛,布设五个军,十三个师,三个旅..” “还有一个空降团。” “纵深梯次配置。” “再往南,三七线,是三道机动防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