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走!” 李长顺要出发了。 他手臂的伤口只是随意清理了一番,就再度穿上衣裳。 一头短发的卫生员李长清见此,赶忙拎起药箱跟上。 两人一前一后,匆匆而来,匆匆离开。 他们没有发现病床一角的李长明,李长明也没有发现来去匆匆的他们。 唯有那轻轻飘荡的白纱,在欢送一场离别。 51年,志愿军后勤保障部共8万余人,11个汽车团,仅3000辆汽车。 3000辆汽车,送上一线的供应补给,只有25%。 3000辆汽车,顶着满天炮弹,扛起前线三十余万志愿军的全部后勤。 当时负责志愿军后方勤务的洪司令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多运一袋粮食过江,就是你们的荣誉。’ 正是一位位不停接轴转的后勤人员,搭建了华夏志愿军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现在。 汽车兵李长顺再次启程。 十六岁的卫生员李长清随车远去。 李长明伸手握了握拳头,感受着手指间的力量,双目渐渐锋芒。 圣诞节过完了。 治疗得差不多了。 他也该干点正事了。 大战,在即。 前方,便是临津江。 临津江,三八线唯一天险。 志愿军想要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干掉米军,必须冲破天险临津江。 于此,临津江战线地形全面铺开。 如果说长津湖是个“Y”字。 那么临津江就是一个“一”字写完,再写上一个“W”字的联合体。 如今,你已经是一位成熟的老兵了。 如果换做是你,你会选择在“一”字部位冲锋突破。 还是选择在“W”字部位冲锋突破。 下一篇章。 半岛战争第一阶段第三次战役: 突破临津江!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