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方晓飞他们几个人的“渗透”下,修路这件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当然,他们按照刘立阳的吩咐,没有一开始就说要每户人家出多少钱,只是在说修路的好处。 一时之间,整个村子沸沸扬扬。 清晨,村里的水井旁边,妇女们聚在一块。 “咱们村外面的路要是能修,那是天大的好事啊!” “早就该修了,每次下雨天都难走的要命!” “没下雨也不好走,你们是不知道,每次我的亲戚过来,都嫌弃的不行!” 下午,村子的大榕树下,好几个老人在喝茶下棋。 “这要是路能修起来,咱们村就有盼头了!” “可不是嘛!这么多年了,我每次去霞田村,别的不羡慕,就羡慕他们的水泥街道。” “要是有人带头修路,我第一个支持!” “这还用你说,我们都支持!” 晚上,李老拐的食杂店,一群中年人在喝茶看电视。 “阳仔这小子,能想到修路,是真厉害啊!” “我看这小子是真的为咱们村着想,他既然说要修路,我建议大家一起支持。” “阳仔能在三个月多的时间里挣那么多钱,盖起新房子,就是因为有远见,他既然说修路好,那肯定好!” “我听说这一次阳仔准备出两万呢!” “妈的,有钱出手就是不一样!” 比起其他人,中年人更在意的点是钱上面。 但,不管什么地方,不管哪个群体,基本上都在支持修路。 可见大家对这一条土路是多么痛恨,多么想早点拥有一条平坦的宽阔大路。 刘立阳没有着急去找村长,而是等这一件事在村里面发酵了三天,这才约上村里四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起去村委会。 第(1/3)页